pcb板层数多少合适,内存条pcb板子层数8层好还是6层好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11-09 08:54:33
本文目录一览
1,内存条pcb板子层数8层好还是6层好
层数越多,级别越高,肯定是八成的好 16层的更好!笔记本就是!同一工艺水平的话,层数多板子电器性能好,但如果一个杂牌的8层,而名牌的6层,建议还是选名牌6层
2,内存条pcb板子层数8层好还是6层好
1 理论上层数越多越好,但是生产成本就越贵2 实际使用性能不一定就是层数越多越好,这里就体现出了PCB的设计水平 和 生产工艺的差别3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只选对的就OK了。同一工艺水平的话,层数多板子电器性能好,但如果一个杂牌的8层,而名牌的6层,建议还是选名牌6层
3,目前主流的主板PCB层数是多少层
映泰tpower i45是4层pcb,其实对于主板来说,不是像显卡那样要十多层pcb的,就算是tpower x58这样的目前最顶级主板,也才是使用6层pcb而已,所以在一线的p45主板上,4层pcb一点都不垃圾!如果你不是上液氮极限超频,那么4层pcb完全富余.区别主板pcb层数,要看主板上的印刷讯息了.手感上来说越厚的当然pcb层数越多.
4,关于PCB层数的选择
如果是产品的话,成本够的话就4层吧,比较稳定可靠,而且PCB布局设计也比较容易一些;如果成本控制比较严格和敏感的话,2层板吧,2层板也可以实现模拟和数字布局在一起。原理图简单的话单面板也可以,一般双面板就够了,模拟地和数字地可以放在同一层,比如双面板,常规上层是放模拟地和数字地,不同电源层放底层,注意电源分割就可以了。说实话楼主的这种说法,我在pcb厂是没有听说过.其实从表观上只能看出是双面板还是多层板,现在的板层数可以做到很多.三十几层板都有,从外表上很难看出,而且光看孔的话,也不一定准确,现在有很多板都是采用塞孔工艺,怎么看也不会透光,如果更高级点的采用埋肓孔技术的话,就看不见孔了,所以表观上只能看清是双面还是多层.如果真要知道是多少层,只能做切片才能准确知道.晕,那有这样问的?据我所知需要考虑的地方:1.板子大小。(你不可能多大都无所谓吧?)2.电子元器件的多少。(多了就不能相互干扰,要考虑距离、位置也会影响板的大小。)3.信号的干扰。(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不同的信号要用铜皮层分开。)4.散热。(你不可能高温到200度吧?高温的元器件要远离其它元器件。)5.电源层及大地层的分开。以上要是没有问题,建议2~4层。具体要看设计。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以在同一层上。但要考虑模拟信号的相互干扰问题。
5,PCB层数厚度
一般情况下多层板的电路连接是通过埋孔和盲孔技术,主板和显示卡大多使用4层的PCB板,也有些是采用6、8层,甚至10层的PCB板。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层,通过观察导孔就可以辩识,因为在主板和显示卡上使用的4层板是第1、第4层走线,其他几层另有用途(地线和电源)。所以,同双层板一样,导孔会打穿PCB板。如果有的导孔在PCB板正面出现,却在反面找不到,那么就一定是6/8层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导孔,自然就是4层板了。 小技巧:将主板或显示卡对着光源,如果导孔的位置能透光,就说明是6/8层板;反之就是4层板。8层的 对光看 不是很透明 PCB上没有贯穿的孔 4层的 有贯穿板的孔 看起来更透明 中端卡多用6层的 9400 9500用四层的 260以上是八层以上不是的.pcb板是由树脂,基板,铜箔压合而成的.而树脂是半透明的.四层板和六八层在压合后的厚度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四层板的基板比较厚,所以透光性几乎为0.而六八层的基板比较薄,相对于四层板来说.透光性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导孔的位置能透光却是6/8层板了.四层板结构: 含有四层导电层[四层铜皮]--------- 铜箔[铜皮,一般为0.07mm]--------- 树脂[英文简称: pp]--------- 基板[包含两层铜皮,一般为0.47mm]--------- 树脂--------- 铜箔六/八层板结构: [包含六层或八层导电层]--------- 铜箔[铜皮,一般为0.07mm]--------- 树脂--------- 基板[一般为0.06-0.08mm]--------- 树脂--------- 基板[一般为0.06-0.08mm]--------- 树脂--------- 铜箔
6,PCB板的层数
不是的.PCB板是由树脂,基板,铜箔压合而成的.而树脂是半透明的.四层板和六八层在压合后的厚度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四层板的基板比较厚,所以透光性几乎为0.而六八层的基板比较薄,相对于四层板来说.透光性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导孔的位置能透光却是6/8层板了.四层板结构: 含有四层导电层[四层铜皮]--------- 铜箔[铜皮,一般为0.07mm]--------- 树脂[英文简称: PP]--------- 基板[包含两层铜皮,一般为0.47mm]--------- 树脂--------- 铜箔六/八层板结构: [包含六层或八层导电层]--------- 铜箔[铜皮,一般为0.07mm]--------- 树脂--------- 基板[一般为0.06-0.08mm]--------- 树脂--------- 基板[一般为0.06-0.08mm]--------- 树脂--------- 铜箔辨别pcb层数的方法:1.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压合。2.pcb板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都是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常见的pcb板一般是4~8层的结构。很多pcb板的层数可以通过观看pcb板的切面看出来。但实际上,没有人能有这么好的眼力。所以,下面再教大家一种方法。3.多层板的电路连接是通过埋孔和盲孔技术,主板和显示卡大多使用4层的pcb板,也有些是采用6、8层,甚至10层的pcb板。4.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层,通过观察导孔就可以辩识,因为在主板和显示卡上使用的4层板是第1、第4层走线,其他几层另有用途(地线和电源)。所以,同双层板一样,导孔会打穿pcb板。5.如果有的导孔在pcb板正面出现,却在反面找不到,那么就一定是6/8层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导孔,自然就是4层板了。
7,请教大家关于pcb层数的问题
能具体点么?看下下文。值得注意的是,PCB层数的减少可以大大节省成本,这个价格差异非常悬殊。几乎可以说,PCB层数每增加两层成本就增加一倍。也就是说四层PCB成本是两层的二倍,而六层的成本又是四层的二倍,依此类推。目前最豪华的技嘉EX58-EXTREME所采用了12层PCB,所以其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采用更少层数的PCB对成本的控制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更为主要的是,现在的DIYer大多数都还没有把PCB层数放到显存与GPU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看待。另外PCB的生产一般是由芯片厂商或者比较有实力的厂商设计,并交给某PCB工厂代工的。而PCB的设计就决定了如何走线,以及后期元件的摆放,这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技术。对于DIYer来说,我们如何选择一款用料十足的产品,相信通过我们这个学堂的文章,能够对大家有一个很好的帮助。不论如何,判断PCB的层数是一门必须掌握的技巧。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判断PCB层数的几种方法。第一,目测法。由于PCB中的各层都紧密的结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实际数目,不过如果仔细观察板卡断层,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细心点我们会发现PCB中间夹着一层或几层白色的物质,其实这就是各层之间的绝缘层,用于保证不同PCB层之间不会出现短路的问题。因为目前的多层PCB板都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的布线板,并在每层板间放进一层绝缘层后压合,PCB板的层数就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而层与层之间的绝缘层就成为了我们用以判断PCB的层数最直观的方式。第二,导孔和盲孔对光法。导孔对光法利用PCB上“导孔”来识别PCB层数。其原理主要是由于多层PCB的电路连接都采用了导孔技术。我们要想看出PCB有多少层,通过观察导孔就可以辩识。在最基本的PCB(单面母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如果要使用多层板,那么就需要在板子上打孔,这样元件针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导孔会打穿PCB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零件的针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比如板卡使用的是4层板,那么就需要在第1和第4层(信号层)走线,其他几层另有用途(地线层和电源层),将信号层放在电源层和接地层的两侧的目的为这样既可以防止相互之间的干扰,又便于对信号线做出修正。如果有的板卡导孔在PCB板正面出现,却在反面找不到,那么就一定是6/8层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导孔,自然就是4层板了。不过目前很多板卡厂商使用了另外一种走线方法,就是只连接其中一些线路,而在走线中采用了埋孔和盲孔技术。盲孔就是将几层内部PCB与表面PCB连接,不穿透整个电路板。埋孔则只连接内部的PCB,所以仅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由于盲孔不需贯穿整个PCB,如果是六层或者以上,将板卡迎着光源去看,光线是不会透过来的。所以之前也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通过过孔是否漏光来判断四层与六层或以上PCB。这种方法有其道理,也有不太适用的地方,可以作为一种参考的方法。第三,积累法。确切的说,这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经验。不过这却是我们认为最准确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公板PCB板卡的走线和元件的位置来判断PCB的层数。因为在当前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IT硬件行业,有能力重新设计PCB的厂商毕竟不多。比方几年前大量采用6层PCB设计的9550显卡,细心的朋友可以比较一下它和9600PRO或者9600XT的板型有多少不一样呢?只是省略一些元件,而在PCB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普遍流传一种说法:将PCB竖立摆放可以看出PCB层数,很多人都相信了。这种说法后来被证明是无稽之谈,就算当时的制造工艺再落后,比头发丝还细小的距离眼睛怎么能够分辨出来?后来这种方法继续延续并修改,逐渐演化出另一种测量方法。现在有很多人相信可以用“游标卡尺”之类的精密的测量仪器测出PCB的层数来,此种说法我们也不敢苟同。且不论是否有那种精密的仪器,我们怎么就没有看出12层的PCB是4层的3倍厚度呢?不同的PCB会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如何根据厚度来判断层数?其实PCB的层数对板卡的影响很大。比如为什么要安装双CPU至少要使用6层PCB?因为这样可使PCB具有3或4个信号层、1个接地层、1或2个电源层。那么可使信号线相距足够远的距离,减少彼此的干扰,并且有足够的电流供应。不过一般的板卡采用4层PCB设计已经完全足够,采用6层PCB则过于浪费成本,并且没有大多性能提升。
文章TAG:
数多少pcb板层数多少合适 内存条pcb板子层数8层好还是6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