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把电池连接线和主线换粗铜线10个平方或者25个平方的铜鼻

铜鼻内径最好用 5mm的 10平方绝对够 我朋友120a的限流 用8平方的线 也没见发热过呀
淘宝搜索SC10-6 铜鼻就好,直接锤子就可以砸好。因为技术不好焊锡,

准备把电池连接线和主线换粗铜线10个平方或者25个平方的铜鼻

2,120电缆用多大线鼻子

线鼻子型号的选用时根据导线截面或螺丝孔来看的,120的电缆一般可用DT-120以上的铜鼻子,如果选用120以上的铜鼻子,压接电缆时需要在里面塞些铜丝,避免出现压不紧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120电缆用多大线鼻子

3,鼻部美学标准详解

就一般审美观而言,圆形脸的鼻子并不宜太高;长形脸的鼻形要高些长些;较匀称协调;而方形脸的鼻形应宽些粗些,方能匹配。男性鼻梁以近似直线为好。而女性则以轻微的凹陷形鼻尖微翘曲线柔和为美。鼻子的美学观最重要的是其在面部整体形态中的比例应该协调。根据国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将鼻子的美学标准定义为9个方面。9个鼻部美学标准:(1)鼻在面部的位置:以鼻根为中心,以鼻根至外眦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可以显示鼻在面部的位置。儿童,此圆的弧经过口角;成人,此圆的弧则经过鼻小柱、鼻翼缘。鼻的正面观及侧面观呈黄金三角形。(2)鼻的长度与宽度:鼻子的长度为额面长度的1/3,成人一般为60~75毫米,鼻的宽度(两鼻孔外侧缘的距离)一般是鼻长度的70%。鼻根部宽度大约为10毫米左右,鼻尖部约12毫米。(3)鼻根黄金点:位于鼻根部中线与两眼睑板上缘连线的交点。(4)鼻背线:一般与耳轮至下颌体连线平行。(5)鼻的高度:鼻根高度,是指鼻根在两眼内眦连线上的垂直高度,可分为三型:低平型:7毫米以下;中等型:7~11毫米;高鼻根型:11毫米以上。女性平均为11毫米左右,男性平均为12毫米左右。鼻尖高度:理想的鼻尖高度相当于鼻长度的1/3,男性为26毫米,女性为23毫米左右。鼻小柱高:男性平均均19毫米左右,女性平均11毫米左右。(6)鼻面角(前额至切牙线与前额至鼻背线的夹角):理想者为30°~33°;鼻唇角(鼻小柱与上唇人中相交的角)一般为90°~120°;鼻额角(鼻背与额骨鼻突的交角)正常应为120°左右。(7)鼻尖曲率半径:理想值为8~12毫米。(8)鼻孔呈卵圆形:直径不超过鼻翼内侧角。(9)鼻翼宽度主要指鼻翼的最大宽度与两眼内眦角间距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狭窄鼻翼:鼻宽小于两眼内眦间距;中等鼻翼:两者几乎等长;宽阔鼻翼:鼻宽大于两眼内眦间距。

鼻部美学标准详解

4,为什么电缆比线鼻子小一个型号

您真的知道怎么识别国标电缆吗?95国标线鼻子内径13.53折合平方数143个平方120内径15.12折合180个平方您所说的120线放95线鼻子能放进去,这是肯定的。请不要再以线鼻子匡不匡来衡量线的质量。

5,关于我鼻子高度的问题

鼻子在面部的位置:以鼻根为中心,以鼻根与外眦的距离为半径划圆,可示成人鼻在面部的基本位置。在儿童,此圆的弧经过口角,在成人则经过鼻小柱、鼻翼缘。 2)鼻的宽度:两鼻孔外侧缘的距离,一般相当于鼻长度的70%。鼻根部宽度大约为l厘米左右,鼻尖部约1.2厘米。 3)鼻的高度:鼻根部鼻梁的高度一般认为不能低于9毫米,女性约11毫米,男性约12毫米左右。鞍鼻患者内毗点(鼻根部)平均高度多为4毫米左右。 鼻尖的高度,一般理想的高度相当于鼻长度的l/2,男性26毫米,女性23毫米左右,低于22毫米者为低鼻型。 额鼻尖线与鼻梁线和前额形成一个三角形,鼻根部的最凹陷点在此三角形的顶点。高鼻梁者,三角形的顶点在两眼内眦连线稍上方,低鼻梁者在此连线下方。多数人鼻根部最凹陷点在两眼内眦连线水平上。 4)鼻背线:一般与耳轮至下颌体连线平行。 5)鼻面角:前额至切牙线,与前额至鼻背线间的夹角,理想角度为30—33度。 6)鼻唇角:鼻小柱前端至鼻底,与鼻底至上唇红唇间交角,一般为90—120度。鞍鼻畸形患者,此角明显增大,鼻的长度明显缩短,出现鼻孔朝天的畸形特征。 7)额鼻角:鼻背与眉间所形成的角,正常情况为120度左右,该角相当于上睫毛线与内眦水平,此角关系到鼻形的曲线美,小于此角,外鼻前突;此角位置较高,呈长鼻畸形;偏低呈短鼻畸形。 8)鼻尖曲率半径:理想的鼻尖曲率半径为8—12毫米,8毫米以下、12毫米以上均不理想。 9)鼻孔呈卵圆形:直径不超过鼻翼内侧脚。 10)鼻翼宽度:为鼻小柱上部,两鼻翼缘连线之和,于在内眦的垂线上。相当于双眼内眦向下之垂线的宽度。

6,铜鼻子型号及尺寸规格表

铜鼻子型号及尺寸规格表,比如:OT10-8。O是代表型号,T是代表材质。10代表接线平方,(用与接8-10平方的线缆)。-8代表螺钉孔径。铜鼻子规格:0.5-8平方一般常用型号是OT,UT,RV,RNB,SNB,C45,SC等。10平方以上的铜鼻子常用型号是:DT,DTG,DL,DTL,SC,JM,JG,GT,GL等。1.25MM2,2ML W3.5MM2,5.5MM2,8MM2。10MM2,16MM2,25MM2,35MM2,50MM2,70MM2,95MMW,120MM2。150MM2,150MM2,185MM2,240MM2,300MM2,400MM2,500MM2,630MM2,800MM2。线鼻子常用开号有:DT,DTG,DTL1,DTL2 , DL , GTY , GTL , SC, JG,JM,C45,OT, DIN , AUS , RV , SV , GTY , BV , FDD , MDD , VE,EN,TE,MPD,FRD,PBDD,FDFD,PTV 等。DT铜鼻子/堵油铜鼻子/用铜棒加工而成

7,家装暗线线管质量等级标准

应该要按规定穿线,如果线穿得太多:在管内的电线挤在一起,散热困难,容易发热发烫,影响电流通过,最后可能会熔化电线的塑料外皮。电线超过了规定数量,对于你今后要换电线也没有办法了,拉不出,穿不进。电线有额定的载流量,就是有规定的电流通过,由于挤在一起,通过电流就打折扣,如原来管内这根电线可以通10a,现在只能通5a,再增大电流,就会烧电线。
电线如何穿管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定》(GB50303-2002)的规定:管内穿线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理干净。但针对建筑电气安装项目逐渐增加,管内穿线的工程量随之增大,为配合工程整体同步竣工,管内穿线可以提前进行,但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混凝土结构工程必须经过结构验收和核定。2、砖混结构工程必须初装修完成以后。3、作好成品保护,箱、盒及导线不应破损及被灰浆污染。4、穿线后线管内不得有积水及潮气侵入,必须保证导线绝缘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电线如何穿管 暗线埋管实操(二)材料要求1、绝缘导线: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合格证、“CCC”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复印件及生产许可证。导线进场时要检验其规格、型号、外观质量及导线上的标识,并用卡尺检验导线直径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镀锌铁丝或钢丝:应顺直无背扣、扭结等现象,并有相应的机械拉力。3、护口:根据管子直径的大小选择相应规格的护口。4、安全型压线帽:根据导线截面和根数正确选择使用压线帽,并必须有合格证。5、连接套管:根据导线材质、规格正确选择相应材质、规格的连接套管,并有合格证。6、接线端子(接线鼻子):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7、辅助材料:焊锡、焊剂、绝缘带、滑石粉、布条等。(三)主要机具1、刻丝钳、尖嘴钳、剥线钳、压线钳、电工刀、一字及十字改锥。2、万用表、兆欧表。3、放线架、放线车、高凳。4、电炉子、电烙铁、锡锅、锡斗、锡勺、电工常用工具等。电线如何穿管 暗线埋管实操二、工艺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带护口→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接头包扎→线路检查绝缘摇测。三、操作工艺(一)选择导线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正确选择导线规格、型号及数量。2、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低于450Ⅴ。3、导线的分色:穿入管内的千线可不分色。为了保证安全和施工方便,在线管出日处至配电箱、盘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分色,L1相为黄色,L2相为绿色,L3相为红色,N(针吐线)为淡蓝色,PE(保护线)为绿/黄双色。(二)穿带线1、带线用φ1.2~φ2.0mm的铁丝,头部弯成不封囗的圆圈,以防止在管内遇到管接头时被卡住,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留有20cm的余量。2、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时,可在结构施工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并留有20cm的余量后,将两端的带线盘入盒内或缠绕在管头上固定好,防止被其他人员随便拉出。电线如何穿管 暗线埋管实操3、当穿带线受阻时,采用两端同时穿带线的办法,将两根带线的头部弯成半圆的形状,使两根带线同时搅动,使两端头相互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三)扫管将布条的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的浮锈、灰尘、泥水等杂物清除干净。(四)带护口按管口大小选择护口,在管子清扫后,将护口套入管口上。在钢管(电线管)穿线前,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或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五)放线及断线1、放线前应根据图纸对导线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核对。2、放线:对整盘导线放线时,将导线置于放线架或放线车上,放线避免出现死扣和背花。3、断线:剪断导线时,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箱体周长的l/2,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m。(六)导线与带线的绑扎1、当导线根数为2~3根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剥去,然后将线芯直接与带线绑回头压实绑扎牢固,使绑扎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体过渡部位。2、当导线根数较多或导线截面较大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使绑扎接头处形成一个平滑的锥体过渡部位,便于穿线。(七)管内穿线1、当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要在穿线的同时向管内吹入适当的滑石粉。电线如何穿管 暗线埋管实操2、两人穿线时,一拉一送,配合协调。(八)导线连接导线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去掉导线表面氧化膜,再进行连接、加锡焊、包缠绝缘(九)接头包扎首先用橡胶(或粘塑料)绝缘带将其拉长2倍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l~2个绝缘带幅宽度后,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缠绕过程中应尽可能收紧绝缘带,缠到头后在绝缘层上缠绕l~2圈后,再进行回缠。回缠完成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每过程中收紧黑胶布,导线接头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十)线路检查绝缘摇测1、 线路检查。导线的连接及包扎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头及包扎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及质量标准的规定,检查无误后进行绝缘摇测。2、绝缘摇测。线路的绝缘摇测一般选用1 000Ⅴ量程为O~1000MΩ的绝缘电阻表。绝缘电阻表上有三个分别标有“接地(E)”、“线路(L)”和“保护环(C)”的端钮。可将被测两端分别接于“E”和“L”两个端钮上。 摇测方法:线路摇测必须分两次进行:电线如何穿管 暗线埋管实操(1) 管内导线穿后在电气器具未安装前进行各支路导线绝缘摇测。首先按户进行,将灯头盒内的导线分开,开关盒内的导线连通,分别摇测照明(插座)支线、干线的绝缘电阻。一人摇测,一人及时读数,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应采用1min后的读数为宜,并应做好记录。(2) 照明器具全部安装后在送电前,再按系统、按单元、按户摇测一次线路的绝缘电阻。首先将线路上的开关、刀闸、仪表、设备等置于断开位置,一人摇测,一人及时读数,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应采用1min后的读数为宜,并做好记录,竣工归档,确认绝缘电阻的摇测无误后再进行送电试运行。

8,70平方的电缆铜线怎么对接

1、准备好电线,由于是教学,用的是短的电缆铜线。2、将电线剥开外皮,然后按图片所示交叉电线。3、然后朝相反方向拧,最少拧5圈,如下图所示。4、套上热缩管(没有热缩换用电工胶布也是可以的),用打火机加热收缩就可以了。
自己参考下吧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0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52a 4*10三相四线pvc管敷设的负荷:3*52a = 156kw 1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7a。 1.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单相负荷按每千瓦4.5a(cos&=1),计算出电流后再选导线. 10平方铜电线家庭安全使用标准是:如果是暗装取5a/平方.明装7a/平方. 那么10平方铜电线明装通过电流为70a在220v电压下可带功率为:15kw; 暗装时也只有11kw了这是由于线路敷设在墙里影响了线路的散热 工程上粗略计算方法是平方数的5倍,但是越细的越允许高一些,记得当年考电工的题目,不同的电缆允许最大电流为:4平方毫米36a、6平方毫米46a、10平方毫米64a、16平方毫米85a、25平方毫米113a、35平方毫米138a、50平方毫米173a、70平方毫米215a、 给电缆截面的选取 根据电流来选截面 1.用途 各种导线的截流量(安全用电)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截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2.口诀 铝心绝缘线截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s(截面)=0.785*d(直径)的平方 10下5,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① 穿管、温度,八九折。 ② 裸线加一半。 ③ 铜线升级算。 ④ 3.说明 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截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倍数”来表示。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 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裸铝线从16开始,裸铜线则从10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截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口诀中阿拉伯数字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 ...10*5 16、25*4 35 、45*3 70 、95*2.5 120*2......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原来“10下五”是指截面从10以下,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100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处,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25℃,举例说明: 【例1】6平方毫米的,按“10下五”算得截流量为30安。 【例2】150平方毫米的,按“100上二”算得截流量为300安。 【例3】70平方毫米的,按“70、95两倍半”算得截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则是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以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也只标12安。 ②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本名“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过25℃,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截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约为0.7)。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 例如:(铝芯绝缘线) 10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40安(10*5*0.8=40) 高温(九折) 45安(10*5*0.9=45) 穿管又高温(七折) 35安(10*5*0.7=35安) 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 190安(95*2.5*0.8=190) 高温(九折) 214安(95*2.5*0.9=213.8) 穿管又高温(七折) 166安(95*2.5*0.7=166.3) ③ 对于裸铝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计算后再一半(乘1.5)。这是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芯与裸铝线比较,截流量可加一半。 【例1】 16平方毫米裸铝线, 96安(16*4*1.5=96) 高温, 86安(16*4*1.5*0.9=86.4) 【例2】 35平方毫米裸铝线, 158安(35*3*1.5=157.5) 【例3】 120平方毫米裸铝线, 360安(120*2*1.5=360) ④对于铜导线的截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1】 35平方毫米裸铜线25℃。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裸铝线,25℃计算为225安(50*3*1.5)。 【例2】 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25*4)。 【例3】 95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 ,穿管。按120平方毫米铝绝缘线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92安(120*2*0.8)。 附带说一下: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采用①中的有关倍数直接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截流量约为105安(35*3)。95平方毫米的约为238安(95*2.5)。 下面这个估算口诀和上面的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2.5平方*9 4平方*8 6平方*7 10平方*6 16平方*5 25平方*4 35平方*3.5 50和70平方*3 95和120平方*2.5 .....................
可以将连接的两头分别用压线钳压好70平方毫米的接线鼻,然后根据线鼻子的孔径,用相应大小的短螺栓(M8X20或M10X20)连接压紧。再用高压胶带和低压胶带做好绝缘即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9,淮安通信施工的第三章

第3章 工程基础建设 一、填空题 1、通信工程的基础建设包括通信设备的防雷、接地、防静电、设备使用环境准备以及线缆铺设等5个方面。 2、当雷电击中某建筑物时,雷电的能量约有50%的能量通过各种电缆、金属管道传递到邻近建筑物,最终泄漏到大地当中。 3、雷电的主要特点有瞬时大电流和选择性两个方面。瞬时大电流:放电时间极短,约60微秒,主要包括先导放电、主放电和余光放电三个过程;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地质选择性、设施选择性和部位选择性三个方面。 4、雷电可以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三种。 5、根据标准IEC61024-1-1,自然雷电主要以雷电流表示,一般来说,它可以划分为200KA、150KA和100KA三个级别。 6、雷电保护区主要有LPZ0A LPZ0B LPZ1 LPZ2 LPZ3,其中 LPZ0A和LPZ0B 是通过滚球法区分的。 7、外部防雷(直击雷)保护系统主要由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和接地系统组成。 8、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简单和方便的方法是屏蔽。 9、等电位防雷保证了在有雷电电流通过时所有设施形成一个“等电位岛”,其实质就是保证导电部件之间没有电压差。 10、ESD的英文全称为Electrostatic Discharge,中文含义为静电放电。 11、静电的危害包括静电火花、元器件击穿、静电吸附和电磁脉冲四个方面。 12、静电的基本控制方法有泄露、中和和屏蔽三种。 13、机房接地方式有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和防雷保护地四种。 14、通信局点的接地设计的一般原理为均压 等电位 原理。 15、通信中心机房一般接地应遵循联合接地的原则,且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 16、联合接地体系由地网、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和接地线四个方面。 17、一般工程中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中心机房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欧姆、远端机房接地电阻值小于5欧姆、室外设备接地电阻值小于10欧姆。 二、简答题 1、简述过电压的含义以及入侵路径?过电压是指工频下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升高,超过额定值的10%,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的长时间电压变动现象。 路径:雷电击中建筑物外部是在接地电阻上会引起电压降;雷电击中建筑物外部时建筑物内部环路会感应过电压。 2、简述雷电的分类、特点以及危害? 分类: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特点:瞬时大电流和选择性。危害:通讯设备常因为雷击而造成大面积以及长时间的通讯中断,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3、阐述室外、室内防雷方法? 室外防雷:① 防雷保护区配置②直击雷防护系统要求③接闪④分流 室内防雷:①屏蔽②等电位防雷保护 ③多级保护原则④电源系统的防雷⑤接地 4、简述通信网络的整体防护措施? 互连设备过电压产生机理 互连的电缆感应雷电过电压 受雷击的互连设备通过线缆传导雷电过电压 雷击时二个互连设备发生地电位反弹 5、简述防雷总体原则? 设备在设备系统中的位置;进线方式;直击雷防护;防雷措施分级;初级防雷等级;末级防雷等级;次级防雷等级;典型的电源防雷分级;典型的信号防雷分级;防雷网络设计;等电位连接要求;均压等电位原则;接地网络的设计;泄放电流的路径;电源网络的设计;环境条件;防雷系统的维护和检查。 6、简述静电的产生机理、特点? 静电的产生:物体的静电带电,又称静电起电。它是由于处于不同带电序列位置的物质之间接触分离 (摩擦) 使物体上正负电荷失去平衡而发生的静电现象。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 静电的特点① 出现在物体表面,因为在物体内部会相互平衡,而物体表面,就难以完全平衡;② 静电是电荷,具有电的所有特征,会产生电场,对附近的物质产生影响;③ 静电移动起来能够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决定对器件损坏的程度。 ★7、简述静电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静电的危害:① 元器件击穿(硬击穿 软击穿)② 静电火花③ 静电吸附 ④ 电磁脉冲 防护措施: ① 个体防护:穿着防静电服装、工帽、工鞋。② 操作面防护:使用防静电地板、台垫;操作员佩戴防静电手环。③ 屏蔽包装防护:在保存、运输过程中使用低静电耗散容器; 器件包装使用防静电包装。 ★8、写出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电流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d1,一般取接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以使其间的电位分布出现一平缓区段。在一般情况下,电压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d2约为电流极到接地网的距离d1的50%~60%。测量时,将电压极沿接地网和电流极的连线移动3次,每次移动距离为d1的5%左右,如3次测得的电阻值接近即可。如取4D~5D有困难,在土壤电阻率均匀的地区d1可取2D,d2取D;在土壤电阻率部均匀的地区或域区,d1可取3D。 ★9、简述设备机房的环境要求? ①机房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门窗完好,过线孔密封良好,干燥无积水并能防止水从孔洞浸入室内。无明显的灰尘;②机房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③对于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安装设备时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④机房主要的门的高度≥2.2 m,宽≥1.8 m,不妨碍设备的搬运。室内净高≥3 M;⑤楼板的承载能力必须大于500 kg/m2 ;⑥机房必须安装空调、通风设备,调节范围:湿度为40 %~65 %,温度15 ℃~30 ℃;⑦机房内照明设置应配备三种:常用照明、保证照明、事故照明;⑧机房内部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⑨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⑩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机房配有感烟、感温等告警装置,性能应良好。 ★10、机柜内、机柜间以及机柜外的连接具体要求有哪些?机柜内的互连:①三地短接要求:为保证机柜内GND、BGND(在早期的焊接机柜中存在,目前的拼装机柜中已经取消)、PGND间等电位,在机柜入口处的接线端子上用短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整个机柜成为一个等电势体;②机架体接地:机架体通过一根截面积为6mm2的导线与PGND接线端子连接,导线一端拧紧PGND接线端子上,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拧紧在机架体上;③机框接地:机柜内插框的金属构件应与机架体之间保证电气的良好连接。在连接处(螺钉孔、滑道及挂耳)不应喷涂绝缘漆或进行非导电氧化处理以造成导电不良;④机柜门接地:机柜前门、后门和侧门的下方有接地端子和接地标志,应分别通过截面积不小于16 mm2的连接电缆接到机柜结构体的接地端子上。 机柜间的互连①相邻机架相连:现场工程安装时,应将同一行机柜的机架体通过紧固螺栓及垫片相互紧密连接。机架体侧面紧固螺栓连接孔周围直径为50mm圆形表面内不应喷漆,必须做防锈、防腐蚀处理,垫片和螺母也应镀锡以保证电气上的良好接触;②机柜顶部的柜间地互连:为保证同一交换模块内各机柜地电位相等,应在机柜顶部用铜导线将同一交换模块各机柜地GND进行互连。对于工程安装时,同一交换模块的机柜不在相邻位置或不在同一排位置,也应进行等电位互连,互连线截面积为10 mm2,长度按照实际工程的需要尽可能短;③柜间汇流条地互连:同一交换模块的各机柜的地通过汇流条短接线互连,短接线截面积应不小于2 mm2,长度为200mm,两端分别插接到相邻机柜汇流条的GND上。短接线的数量至少6根,从机顶到机柜均匀分布。对于同一交换模块不在相邻位置或不在同一排位置的机柜,由于无法用短接线进行汇流条的互连,因此只要求采用电缆进行机柜顶部的GND互连。 机柜外部接地有直流电源配电柜(分线盒)时电缆连接情况:①机柜测:蓝色-48V电缆一端接至机柜配电盒上标有“-48V”的接线端子,黑色BGND(RTN)电缆一端接至机柜配电盒上标有“GND”的接线端子,黄绿双色的保护接地电缆一端接至机柜配电盒上标有“PGND”的连接端子,拧紧固定螺钉;②电源测:蓝色-48V电缆另一端接至机房直流电源配电柜(或分线盒)的-48V负极排上,黑色BGND(RTN)电缆另一端接至直流电源配电柜(或分线盒)的-48V正极排上。连接电缆截面积应根据整个机柜最大工作电流值计算,不宜小于16 mm2,工程施工时连接线尽量短,黄绿双色的保护接地电缆另一端连到直流电源配电柜(或分线盒)的PGND地排上。直流电源配电柜(或分线盒)的PGND地排通过电缆连到机房保护接地排上,该连接电缆地截面积宜不小于35 mm2。交换设备机柜到直流电源配电柜(或分线盒)的保护接地电缆截面积要求与-48V电源电缆的截面积等同,工程施工时该电缆尽量短,不能盘绕。 ★11、中心机房的接地要求有哪些方面?①通信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及建筑物的防雷地公用一个地网;联合接地方式由地网、接地引入线、接地汇集线以及接地线四部分组成。接地汇集线、接地线以逐层辐射方式相连。②防雷接地应根据均压等电位的原理,使能接地的金属体统一接到防雷地;③通信大楼的地线设计应合理安排拓扑结构;④通信大楼的接地设计应从整体结构进行考虑; ⑤接地总汇集线(MET)、地网、接地引下线、电力室与进线连接装置在雷电发生时可能存在大的浪涌电流,通信设备应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应大于1m ;⑥距离较长或伸出室外的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等应加装可靠的避雷器,避雷器的地线应可靠连接到最近的接地分汇集线上,地线应使用多股铜线,其长度不大于0.5m;⑦接地总汇集线(MET)应安装在电力室,距墙面(地、柱面)50mm左右并与墙面绝缘; ⑧接地分汇集线(VR,FEB,CEEB)一般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20 mm2的铜排;⑨接地汇集线(如MET、VR、FEB、CEEB等)之间的连接应采取焊接的方式,或使用4个螺栓及弹簧垫片紧固,螺栓直径不得低于8mm; ⑩所有接地线与接地分汇集线连接时,均要用铜线鼻、螺栓及弹簧垫片紧固,螺栓直径不得低于8mm 。 三、名词解释 ①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②等电位连接:将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部可导电部分做电位实质上相等的电气连接。 ③保护接地:机柜及机柜内各种设备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 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形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 ④浪涌保护器: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 滚球法:就是以一个半径至少为20米的实心球在外部防雷系统表面任意滚动,球体能够接触的地方有可能遭受直接雷击,即为保护区LPZ0A,球体不能接触的地方不会遭受直接雷击,为保护区LPZ0B。 ⑤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⑥分流:就是指导线在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界面处与大地之间并联适当的避雷器,当直接雷或感应雷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着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将闪电电流分流入地,从而将雷击的大部分电流阻隔在室外。 ⑦多级保护:从LPZ0级保护区到最内层保护区,必须实行分级保护,从而将过电压逐步降到设备能承受的水平。
你报的是10086吗?这部门是实行三班倒的,经常有夜班,上班时间是排班,不固定,待遇一开始去不怎样,也就1000多吧,但上段时间应该会好的,各种补助加起来也有三千左右吧

10,哈密瓜怎么种植

1 准备直径30厘米左右的花盆,最好选择深一点的花盆,选择疏松而且透气、营养丰富的土壤,土壤的下面要施加充足的底肥,比如腐熟后的饼肥等,如果是要在室外进行大规模种植的话,可以施加有机肥和复合肥。2 在土壤上挖好种植穴,要注意保持距离,每个种植穴中播种两到三粒种子,撒上一层土壤,然后浇足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在花盆上覆盖上塑料薄膜,然后要把它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养护。等到哈密瓜的小芽长到5、6厘米,进行移栽定植就可以了。种植时间:种植哈密瓜通常是在晚霜之后,等土表以下大概10厘米深的温度能够稳定在14度左右的时候就可进行播种。若是用地膜覆盖,可在4月中下旬种植,若是不用地膜覆盖,可推迟一月播种,在5月中下旬左右。扩展资料:施肥问题:哈密瓜的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再配施一些化学肥料。有机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农家肥要进行熟化处理);化学肥料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施肥量以667m 产4000 kg哈密瓜计算,要施商品有机肥2000 kg,并配施l5-15-15的45%三元复合肥80-120 kg,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适当增施一些其他微量元素肥。哈密瓜对氮、磷、钾肥料需求在各个生育阶段有所不同。在出蔓前对磷肥需求较多;出蔓后至结瓜前只要有一定量氮、磷肥就可以正常生长。结瓜后,特别是瓜长到鸭蛋大小以后,需要大量的氮素肥料供植株和果实生长。当果实长足后,果实表皮开始拉出网纹,这段时间对钾肥的需求开始提高,如果钾元素施用量跟不上,就会对果实品质造成很大影响。注意事项:1 搬动哈密瓜应轻拿轻放,不要碰伤瓜皮。受伤后的瓜很容易变质腐烂,不能储藏。 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2 哈密瓜含糖较多,糖尿病人应慎食。哈密瓜多为椭圆形或橄榄形。它的颜色为果绿色带网纹的, 金黄色的,花青色的等等。 用鼻子去闻瓜,一般有香味的,成熟度适中。没有香味或香味淡泊的,是成熟度较差的,可以放些时候再吃。3 挑瓜时可以用手摸一摸,如果瓜身坚实微软,成熟度就比较适中。如果太硬则不太熟,太软就是成熟过度。瓜瓤为浅绿色的,吃时发脆,如是金黄色的,吃上去发粘,白色柔软多汁。总之,哈密瓜的种类很多,希望您挑选时注意这几点。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哈密瓜
哈密瓜的种植管理方法如下:温度管理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苗床采用多膜覆盖,地面铺设电加温线。采用“二高二低”法变温管理,即出苗前,苗床温度应保持白天30~32℃,夜间18~20℃,以促齐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床温应适当降低,保持白天25~28℃之间,夜间15~16℃,以防高脚苗;第三片真叶出现止,床温应适当提高,保持白天30~32℃之间,夜间18~20℃,以促进早出真叶;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环境条件。[5] 水分管理苗期应严格控制水分,视苗床钵体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湿度光照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因此,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揭开小环棚塑料薄膜,增加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遇阴雨天气,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增加光照。育苗期间可进行一次25%阿米西达悬浮剂喷雾,以防病和提高抗性。整枝哈密瓜生产上常采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单蔓整枝】即主蔓晚摘心(27~30叶摘心),去除主蔓基部侧芽。春季选取12~15节的子蔓留瓜,雌花后留2叶及早 摘心。【双蔓整枝】即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摘心,选留两根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哈密瓜。春季选取11~13节的孙蔓留瓜,雌花后留2叶及早摘心。哈密瓜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间春季宜在上午7~10时进行,选择同品种异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掰去花瓣,将雄蕊在雌花柱头上均匀轻轻涂抹。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根据各果实的长势及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选留其中一个端正、健壮的幼瓜,其余去除,通常28~30节位进行打顶。一般单蔓留一瓜,双蔓留两瓜
你若在哈密瓜产地,能吃到熟透的哈密瓜,它的种子就比较好。加上它适合当地的气候,种的会很好。离哈密瓜产地越远越不行,吃的瓜是没熟的(若熟了运过来就该烂了),瓜子虽然会发芽,但苗不可能健壮,加上水土、气候不服,长得肯定不好。但愿你离哈密瓜产地不远,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了。 哈密瓜种植技术 一、 播前准备 1. 选地、整地 瓜田以休闲地或撂荒地为好,种过瓜的地轮作期在五年以上,前作以粮食作物为宜,瓜地周围严禁种植葫芦科、豆科、茄科作物。 瓜地宜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土壤质地以壤土或沙壤土为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0%以上,速效磷含量10ppm、速效钾含量150ppm、碱解氮50ppm,总盐含量0.5%左右,土壤酸碱度ph值7-8之间。 瓜田年前最好进行伏耕和秋耕,耕深25厘米以上,并进行冬灌以利压碱和熟化土壤,并可消灭杂草和越冬害虫。 2.施基肥,开瓜 开春后沿瓜田等高线划开沟线,沟距4-4.5米,沟长不超过30米,距瓜沟中心线两侧60厘米处开施肥沟,沟深25厘米以上,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再加上适量化肥混合均匀,化肥用量:硝酸铵20公斤,三料过磷酸钙25公斤,或磷酸二铵20公斤,硝酸铵15公斤,腐殖酸复合肥50公斤,或腐殖酸复合肥100公斤。肥料施入沟内后掺土拌匀。 沿瓜沟中心线开沟,沟深0.5-0.6米,上口宽0.9-1米,底宽30厘米左右,瓜沟要求平、直、吃水线一致,并无大土块和植物根茎。 3.播前灌溉 播种前5-7天灌水,灌好播前水是保证苗齐苗全的关键,一定要浇足、浇透;一般在80方/亩以上。 4.覆盖地膜 选择70-90厘米宽的透明膜或银灰膜覆盖瓜沟两侧,距离沟底10厘米处沿沟壁向上铺,要求地膜紧贴地面与沟壁,要压平、压紧、压实。一般采用先铺膜后播种。为了避过晚霜危害,可挖穴播种后在腹膜,但要及时破膜,解放瓜苗。否则宜造成烧苗缺株。 5.选用良种 应选用目前审定的新品种新密杂7号(8601)、新密11号(86-1)、新密13号(新皇后)、新密15号(香妃密)、新密23号(金密宝)。 6.种子处理 播前做好种子精选工作,品种纯度和种子发芽率均应在95%以上,采用200倍福尔马林浸种2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2-3次。在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磷酸三钠2%水溶液拌种或采用种子干热灭菌,即先在40℃干热恒温进行处理24小时,然后在70℃干热处理5天,再进行催芽播种。 为了预防地下害虫,在上述种子处理后,可再用50%的锌硫磷乳油100倍液均匀的喷洒在种子上,置阴凉处堆闷1-2小时后播种。 二、播种 要适时播种,一般应掌握在晚霜过后,土表下10厘米深地温稳定在14℃左右即可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的瓜地,可在4月20日前后播种,不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期可适当后移,准备储藏的冬瓜,播种期可延迟到5月20日左右。 播种方式可采用打孔穴播,沿瓜沟水印线,人工挖穴,穴距视品种的熟性而定。早、中熟品种,单蔓整枝株距0.45米,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双蔓整枝的株距为0.6米,播种深度以土壤质地和土壤湿度的不同而定,土壤沙性大,墒情不足,可适当播深,覆土稍厚;土质粘重,墒情较好,播种浅,覆土薄。一般播种深度3-4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 三、 扣棚 保护地小拱棚栽培哈密瓜,扣棚前需要提早整地、开沟、施底肥、灌水、铺膜。 1.提前选购拱棚架材,拱棚架材选择竹片、竹竿、冷拔丝均可,但竹片的拱棚效果最佳,竹片宽度约2-4厘米,长度250-280厘米,使用前将两头削尖以便插入地下。 2.选购拱棚塑料,塑料宽度220厘米。选购麻绳和塑料绳用来连接每个拱架,每个拱架距离150厘米左右。 3.拱棚高度100厘米左右,以便于工作人员入内操作,拱架拱好后即可覆盖塑料,塑料一定要平展,确保透光性好。塑料盖好后把两边用土压实,用麻绳或塑料绳斜拉将拱棚固定,以防大风毁坏拱棚。 4.及时放风,确保瓜苗正常生长,放风时间长短、风口大小根据棚温和棚外温度而定,当棚内温度达到35℃时,应先从拱棚两头放风,随着棚外温度的升高,还要从两边慢慢放风,放风不能过急过快,以免造成瓜苗萎焉或水份流失,从而抑制瓜苗生长。风口由小到大,由一个风口到多个风口,进行苗期适应性锻炼。当棚内温度与棚外温度相同时,可将拱棚塑料全部揭去,从而使哈密瓜能够正常伸蔓,提早结瓜,提早上市。 四、 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 一般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3天之内应立即查苗补种,补种的种子应进行种子消毒,然后浸种催芽,种子露白即可补种。 2.间苗、定苗 1-2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留2株,间苗时注意间去弱苗及病苗。4-5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健苗。如果精量播种,可在4片真叶时,将间苗、定苗一次完成。 3.中耕除草 中耕松土即可提高地温,又可保墒和铲除杂草。未覆盖地膜的瓜田,瓜苗出齐后可用手铲在瓜苗周围松土、垄土,并结合除草。中耕深度20厘米以上,在瓜苗伸蔓前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拔除播种穴周围的杂草并随时封严穴口。 4.倒蔓 5-6片真叶时进行倒蔓,倒蔓时将根茎部靠畦内一侧的土壤轻轻扒开后,使其成为一个5-7厘米深的小槽,然后顺势将瓜蔓倒向槽内,并抹去茎基部的第1、2个侧蔓。与此同时在根茎基部培10-20厘米的疏松干土。 5.整蔓、留瓜 哈密瓜的整蔓、留瓜根据品种而定,早中熟品种,例如:红密宝、红太后、新密15号(香妃密)、新密13号(新皇后)等可采用单蔓整枝法;中晚熟品种,例如:新密杂7号(8601)、新密11号(86-1)、新密23号(金密宝)等采用双蔓整枝法。具体整枝方法可根据当地种植甜瓜习惯而定。 单蔓整枝:主蔓(一次蔓)不摘心,抹去基部第1-4片叶子的侧芽(二次蔓),主蔓5节以后的无雌花子蔓或有雌花但不留瓜的,可留1叶摘心,有雌花的子蔓留2片叶摘心。留瓜节位最好在第6-7节子蔓上。 双蔓整枝:瓜苗长至4-5片真叶时主蔓摘心,并抹去基部第1-2片叶子的侧芽,留第3-4节上的两条子蔓,其余均抹去,孙蔓(三次蔓)长出后,无雌花的抹去,有雌花的留2片真叶摘心,留瓜节位在第2-3节的孙蔓上。整蔓待幼瓜长至鸡蛋大时即可停止 结合整枝可用土块或树枝交叉法压瓜蔓,用土块压蔓,要先将压蔓处的土划一条小槽,将瓜蔓顺势放在小槽内,在压上土块。全生长期共压蔓2-3次,直至封垄为止。 6.追肥 地膜覆盖栽培的瓜田一般不在追施有机肥,若基肥不足,可追施部分饼肥或化肥。追肥必须在雌花开放前进行,在两株瓜苗之间,距沟沿下方20厘米处挖穴,每亩追施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5公斤,油渣150公斤。第一次果实采收后,可进行第二次追肥,根外追肥可采用:(1)磷酸二氢钾200克加尿素300克,分别配成千分之二和千分之三的溶液,(2)黄腐酸30-50克,配成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溶液。(3)喷施宝5毫升加水50公斤。上述溶液在清晨和傍晚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 7.灌水 灌水次数、灌水量以土质、瓜沟大小和地下水位的高低而不同。苗期在保持土壤一定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控水蹲苗,以利于幼苗扎根,苗期一般灌1-2次水,田间持水量以65%为宜,地膜覆盖栽培的瓜地一般开雄花前不灌水,始花期灌第一次水,开花座果期一般灌2-3次水,田间持水量以80%为宜,果实膨大期须水较多,一般隔7-10天灌水一次,持水量以85%为宜。此时气温较高,为减轻疫霉病的发生,应避免中午浇水,并且要少浇,浇水深度以沟深1/2-1/3为宜,果实成熟期浇1-2次水,灌水深度以不超过沟深的1/2为宜,田间持水量以55%为佳,果实采收前10天必须停止灌水。 瓜地以浇井水为宜,灌水要求单沟灌不能串灌,切忌漫灌和串灌。 8.防治病虫害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掌握现有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病虫与作物、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通过改变生态条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抑制病虫发生,减少或控制危害的目的,在认真贯彻上述措施的基础上,还需配合化防规范进行防治。 9.采收 采收适时是保证商品瓜质量的关键环节,采收时商品瓜中心糖含量必须达到13%以上,采收时要做到轻采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收时留1.5-2厘米长的果柄,瓜堆要遮阴,避免爆晒,减少损失,严禁生瓜、烂瓜投放市场。
去新疆
晚种;秋季清理瓜田后,对瓜地进行秋灌,撒生石灰消毒后深翻。此举可杀灭病菌和虫蛹,减轻杂草危害。

文章TAG:120铜鼻子内径多少120  铜鼻子  鼻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