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51单片机一般选用多少的晶振

这个与用途有关,比如说如果你要用到串口,那么就常用11.0592MHz晶振,因为这个频率的晶振分频后可以得到精确的波特率。如果要用到计时,就常用12MHz晶振,这样分频后是个整数,计时更精确。当需要单片机比较快速的处理数据时,通常使用频率更高的晶振,因为单片机的处理速度与晶振频率成正比,晶振频率越高程序运行速度越快,但更高的处理速度就意味着更大的功耗,所以在对耗电量有严格要求的时候,就要考虑用低频晶振。

51单片机一般选用多少的晶振

2,51单片机为什么晶振都用110592M

 其一: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与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特别是较高的波特率(19600,19200),不管多么古怪的值,这些晶振都是准确,常被使用的。   其二:用1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时,如果用11.0592Mhz的晶振,根据公式算下来需要定时器设置的值都是整数;如果用12Mhz晶振,则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比如9600,用定时器取0XFD,实际波特率10000,一般波特率偏差在4%左右都是可以的,所以也还能用STC90C516 晶振12M 波特率9600 ,倍数时误差率6.99%,不倍数时误差率8.51%,数据肯定会出错。 这也就是串口通信时大家喜欢用11.0592MHz晶振的原因,在波特率倍速时,最高可达到57600,误差率0.00%。 用12MHz,最高也就4800,而且有0.16%误差率,但在允许范围,所以没多大影响。参考资料来源:吴鉴鹰吧 更多学习资料到吴鉴鹰吧获取贡献文档:百度文库《吴鉴鹰单片机项目实战精讲》

51单片机为什么晶振都用110592M

3,51单片机为什么要用12M的晶振

首先需要明确:51单片机不是一定要用12M的晶振,11.05925M也行,18M也行,即一般来说35M以内的无源晶振(两脚的)都可以的。为什么常见的51单片机要用12M的晶振,是因为我们常说的51单片机是12分频的,如果选用12M晶振,如果是单指令周期的语句,刚好是1us,其他语句好似1us的整数倍,这样计算指令时间很方便。对于利用51单片机进行串口通讯的,一般会选用11.0592M晶振,因为对于9600,4800的波特率,11.0592M晶振计算时正好可以得到整数。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00M的高速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51单片机为什么要用12M的晶振


文章TAG:51单片机晶振多少单片机  晶振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