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电源测试中 说的高频和低频波形是如何定义的在示波器上是否有微秒

KHZ对应毫秒,Mhz对应微秒,比如:10KHZ对应1/(10K)=0.1毫秒

电源测试中 说的高频和低频波形是如何定义的在示波器上是否有微秒

2,300khz表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样本

44100个。300khz表示的是采样率,每秒钟通过实验可以得出,能够采集44100个样本,大多数音频都是这个标准,用于CD等格式,人可以听到20Hz到20kHz之间的频率。

300khz表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样本

3,750KHz等于多少秒

频率是频率,周期是周期,虽然都是描述变化快慢的,但含义不同,单位不同。你是想问这么高频率的是多少时间变化一次,也就是周期是多少吧?取倒数就是了,也就是1.3333333微秒。
=1/750000秒
二者不是同一物理量,没有可比性。750KHz表示某物体在1秒内振动750000次。
你好!Hz是频率单位,秒是时间单位,二者不能等同750KHz表示某物体在1秒内做某种运动750000次打字不易,采纳哦!

750KHz等于多少秒

4,关于传递信息通讯技术的几个疑点

频率表示1秒内物体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 300KHz=300000Hz 一秒种震荡30万次 2>720MHz=720000000Hz=720000次/秒 第一题选C 因为题目单位是KHz,要化成Hz要乘以10^3

5,语音信号的带宽通常为300Hz3400Hz若量化精度为8位单声道输

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此处为3.4K)的两倍,即至少应该为6.8K,但是我们常用的音频采样率大于他且最接近他的就是8kHZ了,你可以看看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aEs20xqaetfzWZotfhLYFkGfBUN707hH4rj7nj0UfsiYksZnO2ZuldrJYUjq2e9_IHhyh-Na_o4NyyJyGiJcq;当然,这是考题,也可能是你们上课时约定的默认采样频率。
#include void mul(int a[],int n) { int i,t=0; for(i=1; i<=a[0]; i++) { a[i]=a[i]*n+t; t=a[i]/10; a[i]%=10; } while(t) { a[i++]=t%10; t/=10; } a[0]=--i; } int main() { int a[1000]= {1,1},i,n; scanf("%d",&n); for(i=2; i<=n; i++) mul(a,i); for(i=a[0]; i>0; i--) { printf("%d",a[i]); if((a[0]-i)%40==39) printf("\n"); } return 0; }

6,工作频率300KHZ是什么意思

电磁频率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300KHZ在长波范围内。频率,是指电磁波在每秒钟内,完成正弦波的多少(周波、赫兹)。如交流电是每秒50赫兹。手机工作频率是900MHZ和1800MHZ。人的心脏跳动频率大约在每秒60至90次(HZ)。300KHZ,就是在每秒钟内,完成3000000次周波。

7,赫兹是什么意思

赫兹(hz)是频率单位,还有千赫兹(khz)和兆赫兹(mhz)和ghz 都是千进制的。 赫兹=振动次数/秒
赫兹是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意思是每秒中的周期性变动重复次数的计量,赫兹的名字来自于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其符号是Hz。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兹(kHz)、兆赫兹(MHz)、吉赫兹(GHz)等。在载带信息的电信号中,有时会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将所有这些成分在频率轴上的位置标示出来,并表示出每种成分在功率或电压上的大小,这就是信号的“频谱”。它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就叫做信号的频带范围。例如,在电话通信中,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300~3400赫兹;在调频(FM)广播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40赫兹~15千赫兹,电视广播信号的频率范围是0~4.2兆赫兹等。扩展资料对于声音,人类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低于这个范围叫做次声波,高于这个范围的叫做超声波。在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无线电频率划分当中 :特低频(ULF):3~30千赫(kHz)低频(LF):30~300千赫(kHz)中频(MF):300~3000千赫(kHz)高频(HF):3~30兆赫(MHz)甚高频(VHF):30~300兆赫(MHz)特高频(UHF):300~3000兆赫(MHz)超高频(SHF):3~30秭赫(GHz)极高频(EHF):30~300秭赫(GHz)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赫兹 (国际单位制中频率单位)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HZ (物理单位)
在国际标准单位里,频率的单位为赫兹,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名字命名。1 赫兹表示事件每一秒发生一次。其它的曾经用来表示频率的单位还有: 周/ 秒, 每分钟转数(rpm)。心率以1分钟为单位。

8,GHz是什么单位1GHz等于多少Hz或等于多少MHz

频率单位,1GHz=1000000000Hz,1Ghz=1000Mhz。千兆赫兹,简写为“GHz”,是交流电或电磁波频率的一个单位,等于十亿赫兹(1,000,000,000 Hz)。其他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KHz,相当于1,000Hz或0.000001GHz;MHz,相当于1,000,000Hz或0.001GHz。扩展资料:对于声音,人类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低于这个范围叫做次声波,高于这个范围的叫做超声波。在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无线电频率划分当中:特低频(ULF):3~30千赫(kHz)低频(LF):30~300千赫(kHz)中频(MF):300~3000千赫(kHz)高频(HF):3~30兆赫(MHz)甚高频(VHF):30~300兆赫(MHz)特高频(UHF):300~3000兆赫(MHz)超高频(SHF):3~30秭赫(GHz)极高频(EHF):30~300秭赫(GHz)单位换算:1千赫 (kHz 10^3 Hz) =1 000 Hz1兆赫 (MHz 10^6 Hz) =1 000 000 Hz1吉赫 (GHz 10^9 Hz) =1 000 000 000 Hz1太赫 (THz 10^12 Hz) =1 000 000 000 000 Hz1拍赫 (PHz 10^15 Hz) =1 000 000 000 000 000 Hz1艾赫 (EHz 10^18 Hz)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Hz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Ghz
物理方面千兆赫兹,简写为“GHZ”,是交流电或电磁波频率的一个单位,等于十亿赫兹(1,000,000,000 Hz)。千兆赫兹是超高频(UHF)和微波信号的频率指示单位,其他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kHz,相当于1,000Hz或0.000001GHz;MHz,相当于1,000,000Hz或0.001GHz另外计算机方面,Ghz即十亿赫兹(10^9 Hz 1 000 000 000 Hz)。GHz是CPU的处理频率,换言之,即CPU的处理速度。现今大多CPU是多核的,如双核、4核、8核、16核等。若为此况,则CPU的实际频率等于主频乘以核值再乘以0.8左右。譬如,4核1.5GHz的CPU的实际处理速度为:4X1.5X0.8=4.8(GHz)。该数值愈大,则CPU的运行速度就愈快,性能便愈强。此外,其还用于表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内存现多以“MHz”为单位。1GHZ=1024MHZ1MHZ=1024KHZ1KHZ=1024HZ
GHz是频率的单位1GHz=1000MHz 1MHz=1000kHz 1kHz=1000Hz
频率单位,1GHz=1000000000Hz,1Ghz=1000Mhz。千兆赫兹,简写为“GHz”,是交流电或电磁波频率的一个单位,等于十亿赫兹(1,000,000,000 Hz)。其他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KHz,相当于1,000Hz或0.000001GHz;MHz,相当于1,000,000Hz或0.001GHz。扩展资料:Hz 是频率的单位。频率是指电脉冲,交流电波形,电磁波,声波和机械的振动周期循环时,1秒钟重复的次数。1Hz代表每秒钟周期震动1次,60Hz代表每秒周期震动60次。Hz是个很小的单位,通常在其前面加上k(千),M(百万),G(十亿),T(万亿)等数量级单位。KHz,千赫兹,是频率,也可以说是采样率,一般都是44.1KHz的,因为这是音乐CD的标准。单位换算:1千赫 (kHz 10^3 Hz) =1 000 Hz1兆赫 (MHz 10^6 Hz) =1 000 000 Hz1吉赫 (GHz 10^9 Hz) =1 000 000 000 Hz1太赫 (THz 10^12 Hz) =1 000 000 000 000 Hz1拍赫 (PHz 10^15 Hz) =1 000 000 000 000 000 Hz1艾赫 (EHz 10^18 Hz) =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Hz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Ghz
这是频率度量单位。1ghz等于十亿hz又等于一千mhz。

9,带宽的两个单位赫兹和比特秒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信道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模拟信道带宽是由信道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它的带宽范围是由信道能够通过的最低频率和信道能够通过的最高频率只差来决定,就以你说的电话线路为例,它的通频带范围为300~3400HZ,带宽3KHZ左右,而人耳能识别的语音信号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300Hz以下的声音信号被过滤掉,所以电话信道会产生失真,但不影响使用;第二,频带和实际速率是怎么换算(这一段说起来太麻烦,直接抄了):信道的带宽决定了信道中能不失真的传输脉序列的最高速率。 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我们用码元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信号波形的变换次数,即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若信号码元宽度为T秒,则码元速率B=1/T。码元速率的单位叫波特(Baud),所以码元速率也叫波特率。早在1924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亨利·尼奎斯特就推导出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极限波特率,称为尼奎斯特定理。若信道带宽为W,则尼奎斯特定理指出最大码元速率为B=2W(Baud)尼奎斯特定理指定的信道容量也叫尼奎斯特极限,这是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的。超过尼奎斯特极限传送脉冲信号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进一步提高波特率必须改善信道带宽。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由码元取的离散值个数决定。若码元取两个离散值,则一个码元携带1比特(bit)信息。若码元可取四种离散值,则一个码元携带2比特信息。总之一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bit)与码元的种类数N有如下关系:n=log2N 单位时间内在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比特数)称为数据速率。在一定的波特率下提高速率的途径是用一个码元表示更多的比特数。如果把两比特编码为一个码元,则数据速率可成倍提高。我们有公式: R=B log2N=2W log2N(b/s) 其中R表示数据速率,单位是每秒比特,简写为bps或b/s 数据速率和波特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仅当码元取两个离散值时两者才相等。对于普通电话线路,带宽为3000HZ,最高波特率为6000Baud。而最高数据速率可随编码方式的不同而取不同的值。这些都是在无噪声的理想情况下的极限值。实际信道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因而远远达不到按尼奎斯特定理计算出的数据传送速率。香农(shannon)的研究表明,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 C =W log2(1+s/n) 这个公式叫做香农定理,其中W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噪声的平均功率,s/n叫做信噪比。由于在实际使用中S与N的比值太大,故常取其分贝数(db)。分贝与信噪比的关系为 : db=10log10s/n 例如当s/n为1000,信噪比为30db。这个公式与信号取的离散值无关,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方式调制,只要给定了信噪比,则单位时间内最大的信息传输量就确定了。例如信道带宽为3000HZ,信噪比为30db,则最大数据速率为 C=3000log(1+1000)≈3000×9.97≈30000b/s 这是极限值,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实际上在3000HZ带宽的电话线上数据速率能达到9600b/s就很不错了。 综上所述,我们有两种带宽的概念,在模拟信道,带宽按照公式W=f2-f1 计算,例如CATV电缆的带宽为600HZ或1000HZ;数字信道的带宽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例如以太网的带宽为10MB/S或100MB/S,两者可通过香农定理互相转换。第三、带宽是物质本身属性,光纤的中心频率,通频带,都是测试出来的特性,根据复用方式不同或者制作工艺不同,带宽变化范围很大。
看到bbs中有人在提及码元传输速率的计算,这个问题在历年的考试中多多少少都有涉及,故在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并以例子说明。码元传输速率又称波特率,有些书上叫做传码率或调制速率,记作rb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如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如果数据进行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使得交换使用波特和比特/秒偶尔会产生错误。波特率是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其单位是波特(baud)。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是比特率= 波特率×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在不同的信号调制系统中,每个码元所载的比特是不同的。例如,二进制数字传输中一个码元可携带一个bit,八进制数字传输中,一个码元可载3个bit。一个码元有8个状态值时,2^3=8,也就是说在调制时,每3个比特组成一个码元,其对应的8个状态就是在星座图中的8个点,例如8 psk,即该码元携带3个bit的信息量。 一般考试时都会告诉你rb的值,常规有9600 4800等一般而言,每个码元脉冲可代表log2 m个m进制bit。即,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关系为rb = rb log2m bps 举例说明:若一个码元有4个状态值时,该码元携带多少bit的信息量?在9600波特对应的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b/s?解答:在4个状态值时,按上述的推理可以知道(2^2=4),每2个比特组成一个码元。即该码元携带2个bit的信息量。在9600rb条件下,利用rb公式,就可以直接得到= 9600 log2 4 = 9600×log2(4)=9600×2=19200 bps

10,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

无线电信号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通常近似等于光速。约等于299792458米/秒,无线电信号的本质是电磁波。无线电波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ε=C/sqrt(ε)。其中ε为传播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与真空很接近,略大于1,因此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通常我们近似认为就等于光速。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无线电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有以下情况:直射、反射、折射、穿透、绕射(衍射)和散射。对于自由空间,在自由空间中由于没有阻挡,电波传播只有直射,不存在其他现象。扩展资料无线电波自发射地点到接收地点主要有天波、地波、空间直线波3种传播方式,各波特性如下:1、地波: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称为地波。在传播过程中因电波受到地面的吸收,其传播距离不远。频率越高,地面吸收越大,因此短波、超短波沿地面传播时,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100公里,而中波传播距离相对较远。2、天波: 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传播的电波,称为天波,又称电离层反射波。发射的电波是经距地面70—80公里以上的电离层反射后至接收地点,其传播距离较远,一般在1000公里以上。缺点是受电离层气候影响较大,传播信号很不稳定。3、空间直线波: 在空间由发射地点向接收地点直线传播的电波,称空间直线电波,又称直线波或视距波。传播距离为视距范围,仅为数十公里。渔业船舶配备的对讲机和雷达均是利用空间波传播方式进行通信的设备。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无线电波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无线电
300 thousand kilometars
无线电信号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通常我们近似认为就等于光速。约等于299792458米/秒,无线电信号的本质是电磁波。无线电信号是电磁波的一种。频率大约 为 10KHz~30,000,000KHz,或波长30000m~10μm的电磁波,由于它是由振荡电路的交变电流而产生的,可以通过天线发射和吸收故称之为无线电信号,也叫无线电波。 电磁波包含很多种类,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的频率范围之间。在不同的波段内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绕射能力也越强。但是低频段的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此低频段的无线电波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寻呼等系统。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但是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越近,绕射能力越弱。另外,频率越高,技术难度也越大,系统的成本相应提高。移动通信系统选择所用频段时要综合考虑覆盖效果和容量。UHF频段与其他频段相比,在覆盖效果和容量之间折衷的比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终端的移动通信领域。当然,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的容量越来越大,移动通信系统必然要向高频段发展。无线电波的速度只随传播介质的电和磁的性质而变化。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因为无线电波和光均属于电磁波。无线电波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ε=C/sqrt(ε)。其中ε为传播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与真空很接近,略大于1,因此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通常我们近似认为就等于光速。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无线电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有以下情况:直射、反射、折射、穿透、绕射(衍射)和散射。对于自由空间,在自由空间中由于没有阻挡,电波传播只有直射,不存在其他现象。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传播环境,由于地面存在各种各样的物体,使得电波信号的传播有直射、反射、绕射(衍射)等,另外对于室内或列车内的用户,还有一部分信号来源于无线电波对建筑的穿透。这些都造成无线电波传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大了对电波传播研究的难度。直射直射在视距内可以看做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直射波传播损耗公式同自由空间中的路径损耗公式:PL=32.44+20lgf+20lgd。其中,PL为自由空间的路损,单位是dB。F为载波的频率,单位是MHz。d为发射源与接收点的距离,单位是km。反射、折射与穿透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这个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的波长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发射和折射。另外,障碍物的介质属性也会对反射产生影响。对于良导体,反射不会带来衰减;对于绝缘体,他只反射入射能量的一部分,剩下的被折射入新的介质继续传播;而对于非理想介质,电磁波贯穿介质,即穿透时,介质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产生贯穿衰落。穿透损耗大小不仅与电磁波频率有关,而且与穿透物体的材料、尺寸有关。一般室内的无线电波信号是穿透分量与绕射分量的叠加,而绕射分量占绝大部分。所以,总的来看,高频信号(例如1800MHz)的室内外电平差比低频信号(800MHz)的室内外电平差要大。并且,低频信号进入室内后,由于穿透能力差一些,在室内进行各种反射后场强分布更均匀;而高频信号进入室内后,部分穿透又穿透出去了,室内信号分布就不太均匀,也就使用户感觉信号波动大。绕射(衍射)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这个障碍物的尺寸与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电磁波可以从该物体的边缘绕射过去。绕射可以帮助进行阴影区域的覆盖。散射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这个障碍物的尺寸小于电磁波的波长,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的数目非常巨大时,会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物体、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表面,如树叶、街道标识和灯柱等。不同距离下无线电波的传播视距传播无线电波视距传播的一般形式主要是直射波和地面反射波的叠加,结果可能使信号加强,也可能使信号减弱。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受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视距传播存在一个极限距离Rmax,它受发射天线高度、接收天线高度和地球半径影响。非视距传播无线电波非视距传播的一般形式有:绕射波、对流层反射波和电离层反射波。①绕射波绕射波是建筑物内部或阴影区域信号的主要来源。绕射波的强度受传播环境影响很大,且频率越高,绕射信号越弱。②对流层反射波对流层反射波产生于对流层。对流层是异类介质,由于天气情况而随时间变化。它的反射系数随高度增加而减少。这种缓慢变化的反射系数使电波弯曲。对流层反射方式应用于波长小于10米(即频率大于30MHz)的无线通信中。对流层反射波具有极大的随机性。③电离层反射波当电波波长大于1米(即频率小于300MHz)时,电离层是反射体。从电离层反射的电波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跳跃,因此这种传播用于长距离通信,同对流层一样,电离层也是具有连续波动的特性。
略等于 3乘10的8次方m/s不过由于许多人工的转化设备的影响,时间会延迟。但忽略不计。
1虽说电磁波可以等同光速.但它中间的转换设备会造成相对来说很大的延时.2是理想化的估算时间.实际还要慢.还有很多时间延迟因素.这个小学算术就不算了.

文章TAG:300khz是多少秒多少  电源  测试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