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频率摆脱电压是多少,今天触电了全身抖动手也脱离不了电线这种情况电压达到多少了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10-08 06:47:15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天触电了全身抖动手也脱离不了电线这种情况电压达到多少了
国家规定安全电压是38V,它是根据一般人群的人体电阻(普遍大于1K)计算得到的,实践证明,人的心脏通过电流40mA以上,就能致人死亡,U=I*R,所以,某人如果电阻特别小,38V也会电死他。人体对电流的反应: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c,把脚分开,会产生电势差,从而有电压产生以及产生电流,造成威胁
2,什么是可摆脱电压
应该是用电安全问题,一般指人体触电后在一定电压范围内可以自行脱离电源的电压。但是这个电压是和电流的频率相关的,如果交流频率和人的心跳频率产生干扰,而且电流通过心脏,则较低的电压也可以让人迅速猝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利用这一点伪装成自然死亡的谋杀案,凶手用12v的低频交流电通过受害者身体,致使受害者死亡。由于电压低,受害者体表没有明显电流损伤。一般50Hz交流电的安全电压为36v。具体不同频率的安全电压需要您仔细查询相关资料。

3,人体安全电压是多少
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4,人体最大能摆脱的电压电流是多少
1、一般为防止触电事故,规定了特定的供电电源电压系列,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个导体间或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上限,不得超过交流电压50伏。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0.6~1.5(mA) 手指开始感觉发麻 无感觉2~3(mA) 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 无感觉5~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 手指感灼热和刺痛8~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10~15(mA)手已难以脱离电源,但尚能摆脱电源 感灼热增加20~25(mA)手指感觉剧痛,迅速麻痹30~45 (mA)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 灼热更增,手的肌肉开始痉挛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 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90~100(mA)呼吸麻痹,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 呼吸麻痹2、发生触电事故,由于工作环境、电压高低、电流大小、人体电阻值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触电后的结果也不相同。
5,一般人能成受的电压是多少V
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V。声明:转载的
人体安全电压是36V,安全电流为10mA。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人体安全电压是36伏特。也就是说在36伏电压以内,人接触了不会被电伤或电死,超出这个电压人就承受不住了,会发生生命危险。
6,人体安全电压是多少
人体的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是多少 安全电压: 完成干燥的情况下36V,再次一点的情况24V,特别潮湿的情况下只有12V。一般环境条件下24V就会有危险。 安全电流: 安全电压和电流是同步的。如果电压达到1000V,电流只有1mA,那对人体也没有伤害的。比如说现在常用的电子捕鼠器就是这样,高电压,低电流。人碰到会麻,但无比较大的危险。 一般情况下,15mA以下的电流,人还能保持清醒状态,可以摆脱。但15mA以上的电流,对人体就危险了,根据环境湿度,有可能会导致无法摆脱,呼吸困难等情况。 对电的安全是相对的,主要是看你的接触物和空气及环境导电能力。 人体安全电压36V是怎样来的 人体的体内电阻值主要取决于人体的胖瘦程度,基本上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其数值约为500Ω,但皮肤电阻则随条件不同而有着很大差异,使得人体电阻也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除皮肤厚薄外,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带有导电性粉尘等都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面积加大、接触压力增加也会降低人体电阻。接触电压增高,会击穿表皮角质层,并增加人体的机体电解,也会降低人体电阻。 此外,人体电阻还随电源频率的增高而降低,例如100kHz时的人体电阻约为50Hz时的一半。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可按1000~1500Ω考虑,最低可按800Ω计。又经实验与分析得知,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极限电流约为50mA,故此可依据欧姆定律计算,U=IR≈0.05&TImes;800=40(V),得知人体所允许的最大工频电压约为40V。 所以,我国的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和12V。而对那些工作环境较差的场所,即导电情况良好、人体电阻值更低或碰触机会增多的大型管道、矿井、锅炉等金属容器来说,还应将安全电压定得更低些,通常取为24V 或12V。对12V则又称为绝对安全电压。
7,人体能抵抗多高电压
点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变化。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人体的反应也不同。1与电流强度有关,交流(AC)0.5A直流(1mA)人的第一反应是有电。交流(AC)10mA、直流(DC)20mA人能忍受并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交流大于50mA的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超过1s就可能发生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不同的电流频率对人体伤害程度不同,试验证明28-300Hz的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相对比较大,相对地相同数值的直流电流对人体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电警棍的电压高频率高电流小,刚一接触到时感到很厉害,真正抓住抓紧一点没事。 36V以下是安全的,再能抵抗多少要据不同的人而论了!!
不同的身体,抵抗的大小是不一样的……36V是所谓的安全电压 但不是绝对的安全电压 在不同场合不太一样 三万V的电警棍,只要被电到都会有伤害,最多3秒肯定倒下。
8,最小多大电压会使人感觉到肌肉轻微颤抖
KZH回答基本正确,是电流引起肌肉颤抖和痉挛的。根据人的感知程度分电流的话不可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摆脱电流不可摆脱电流休克电流室颤电流摆脱电流及以下是安全电流。 没有绝对安全电压,IEC明确提醒要慎用安全电压的概念,因为没有绝对安全的电压,比如说电动自行车里面单块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但是他的放电电流很大,如果你用手直接短接两极,我估计你的手指立即就烧的不成样子了。n根手指都被烧没了KZH回答基本正确,是电流引起肌肉颤抖和痉挛的。根据人的感知程度分电流的话不可感知电流,感知电流摆脱电流不可摆脱电流休克电流室颤电流摆脱电流及以下是安全电流对人体伤害跟电流的大小,频率和通电时间有关 成人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女子为0.7mA 直流电感知电流为2mA,300mA以上直流电导致摆脱困难! 一般认为≤30mA的为安全电流,电压为≤36V因人、频率、波形而异,几十伏到百多伏,要加限流电阻.因人因条件而不同!接触点不同也有异!在特潮湿及接触点距过近时,24V就有麻感!
9,人体最大能摆脱的电压电流是多少
能否摆脱要看电流,工频交流0.02A,直流可能会更大一些估计不会超过0.05A,摆脱电流是指流过人身体的电流达到或超过此数值时人的肌肉痉挛不受意志控制,但并不是说此时就完全不可能自主摆脱电源,有可能因为挣扎、抽搐等原因恰好脱离了电源。根据欧姆定律,电压处于电阻才等于电流,可能你触电的位置接地电阻比较大或者什么其它原因,虽然电压很高电流却并不是非常大。1、一般为防止触电事故,规定了特定的供电电源电压系列,在正常和故障情况下,任何两个导体间或导体与地之间的电压上限,不得超过交流电压50伏。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0.6~1.5(mA) 手指开始感觉发麻 无感觉2~3(mA) 手指感受觉强烈发麻 无感觉5~7(mA)手指肌肉感觉痉挛 手指感灼热和刺痛8~10(mA)手指关节与手掌感觉痛10~15(mA)手已难以脱离电源,但尚能摆脱电源 感灼热增加20~25(mA)手指感觉剧痛,迅速麻痹30~45 (mA)不能摆脱电源,呼吸困难 灼热更增,手的肌肉开始痉挛50~80 (mA)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 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90~100(mA)呼吸麻痹,持续3min后或更长时间后,心脏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动 呼吸麻痹2、发生触电事故,由于工作环境、电压高低、电流大小、人体电阻值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触电后的结果也不相同。
10,人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伏
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也可能是24V、12V AC/DC,36V最常见)。 以工频电流为例,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以上限制在36V AC/DC以上的电压值)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通常说的安全电压,是指36伏以下的电压。因为人触电时,电流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电流越大,伤害越严重。
文章TAG:
人频率摆脱电压是多少频率 摆脱 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