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电磁兼容试验传导骚扰限值单位的问题

是接收机测得的电压值V跟1uv的比值取对数然后乘以20,1v对应120dB(uV)
不是Level?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关于电磁兼容试验传导骚扰限值单位的问题

2,国家标准规定的传导干扰抗扰度试验的频率范围是多少是如何确定的

如果需要测试三环的话那么你的产品应该是灯具类产品。欧洲灯具类产品EMC测试标准是,EN55015和EN61547,一个是骚扰标准一个是抗干扰标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辐射频率范围是30MHz~1GHz,传导频率范围是9kHz~30MHz,CS频率范围0.15MHz~80MHz,RS频率范围是80MHz~1GHz。

国家标准规定的传导干扰抗扰度试验的频率范围是多少是如何确定的

3,电信端口的传导共模骚扰指标是什么

你好!官网有公告了 是电源适配器的原因 今年7月30号之前购买K40E12AF-SL的顾客可以去华硕售后点免费更换。。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电磁兼容的一个测试项目,主要是评估受试设备对电信网络的电磁干扰程度,即你的电脑在用网线时,电信网络会受到你电脑的干扰。这个干扰有个硬性指标,测试时超过这个指标就是不合格,不符合CCC要求。

电信端口的传导共模骚扰指标是什么

4,电压为多少伏时电流可以通过空气传导

你的问题实际是“多少伏的电压可以击穿空气绝缘层”。这要看你的空气层有多厚?如果两个电极之间的空气绝缘层仅有一两个毫米,那用不了几千伏就能击穿。而如果有几米的绝缘空气,那即使是11万伏以上的电压也不能击穿空气绝缘层。你看看那些露天布置的高压三相变压器的端子,就明白了。
每一公分空气大约可以承受1万伏电压,也就是说1万伏电压可以击穿1厘米的空气间隙,形成电弧。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射频传导抗扰度试验中采用电流钳时应采用多大电流

立焊:打底时引弧后稍拉长弧预热母材,然后直线运条至起焊处压低电弧,击穿坡口,待形成熔池后迅速熄弧,使熔池温度稍降后立即重新引弧。依次循环,完成整条焊缝。填充:坡口两侧稍停留,使焊道中间温度均匀,焊缝平整。盖面:多采用锯齿形方式运条,方法与填充层相同,坡口两侧各熔1mm左右。焊条焊的电流为I=D*D*11+-15在此范围内调节,立焊电流要稍小一些。
搜一下:射频传导抗扰度试验中采用电流钳时应采用多大电流

6,电磁兼容试验的抗扰度试验包括哪些内容越全越好

抗扰度试验时电磁兼容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依据为GBT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下述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震荡波抗扰度试验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频率范围0~150kHz的传导共模骚扰抗扰度试验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纹波抗扰度试验横电波波导的发射和抗扰度试验三相不平衡抗扰度试验电源频率变化抗扰度试验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7,谁知道 EMC 是什么意思

1、定义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谱资源的功能条件下,各种电气设备可以共同工作,并不发生降级的科学。 另外一种解释,EMC是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的目的在于,使电气装置或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条件下,既不受电磁环境的影响,也不会给环境以这种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它不会因为周边的电磁环境而导致性能降低、功能丧失或损坏,也不会在周边环境中产生过量的电磁能量,以致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2、常见术语 以下是与电磁兼容有关的常见术语: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电磁敏感度 RE:(Radiated emission)辐射骚扰(俗称:电磁辐射) CE:(Conducted emission)传导骚扰 CS:(Conducted Susceptibility)传导骚扰抗扰度 RS:(Radiated Susceptibility)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EFT/B: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 burs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自从电子系统降噪技术在7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主要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0年和欧盟在1992提出了对商业数码产品的有关规章,这些规章要求各个公司确保它们的产品符合严格的磁化系数和发射准则。符合这些规章的产品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直译是“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习惯上说,EMC 包含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和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电磁敏感性)。 所谓电磁干扰是指任何能使设备或系统性能降级的电磁现象。而所谓电磁敏感性是指因电磁干扰而引起的设备或系统的性能下降(的程度)。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干扰能力,即电磁敏感性不能太差。
EMC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即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不能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也就是说,要求该设备或网络系统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有不能辐射过量的电磁波干扰周围其它设备及网络的正常工作。

文章TAG:传导抗扰传导  导抗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