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选择编码器脉冲数

编码器分增量型编码器和绝对性编码器,增量型编码器就是说旋转一圈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绝对型的相当于把一圈360°等分为多少分。 最高响应频率(脉冲数哈)就是编码器电器上最大能响应的频率数,如果在高于这个参数的频率下使用,就会导致编码器内部的电路无法响应,会导致编码器漏脉冲的现象发生。 根据电机的转速(最高应答旋转数)=(最高响应频率/分辨率)*60.

如何选择编码器脉冲数

2,编码器的脉冲频率怎么计算

每台编码器的规格指标中,都有标明 分辨率是多少。 单位是 线/圈; 假设是 1024线/圈,那么就意味着 编码器每转一圈,就将送出1024个A相和1024个B相的脉冲。 这时就看你的脉冲接收器是如何计算脉冲个数的,如果是一倍频(就是完整的接收到一个A相脉冲上升沿和一个B相脉冲上升沿后,计一个脉冲),那么就是接收到1024个脉冲;如果是4倍频(每一个A相和B相脉冲的上升

编码器的脉冲频率怎么计算

3,关于编码器选型分辨率碰到的问题编码器分辨率是旋转一圈发出多少

单圈编码器旋转一圈,对应脉冲数1024个(或对应的编码数是1024个)。 单圈编码器旋转一圈,对应的物理量如果是角度360°或如果是长度10cm。 角度的分辨率为360/1024,每个脉冲当量约为0.35156度(或每个编码表示0.35156角度)。 长度的分辨率为100/1024,每个脉冲当量约为0.097656mm(或每个编码表示0.097656mm长)。 当多圈编码器时,每圈对应脉冲数1024个,可旋转10圈,总脉冲数10240个。 当多圈编码器旋转10圈,对应的物理量如果还是长度10cm。 长度的分辨率为100/10240,提高一个数量级。 结论:分辨率=实际物理量/编码器可出现的最大不同编码数(考虑变速比)

关于编码器选型分辨率碰到的问题编码器分辨率是旋转一圈发出多少

4,光电编码器的输出脉冲

检测光栅的缝隙通常叫做多少线 编码器 比如 2500线伺服电机 实际是2048个刻线。应该是2的11次方 是 2048 要是不对的话 请见谅11次方的话,就叫 11位 11bit 编码器目前市场上很多都是2500线伺服电机,日系的很多 都是16位 18位伺服电机。本人目前在开发18位伺服电机。德国还有更先进的,但是制造技术要求太高。a相 b相输出都是电信号,低电平,高电平位相差是90度先输出高电平信号,在90度位相的地方 b相开始输出信号,这样b相比a相晚了90度伺服驱动器内设定,马达正转。反之 马达反转。也许我理解的也肤浅。见笑了。哪位高人指点一下。募集有志开发 国产伺服的兄弟,最终梦想 开发国产工业用机器人。机器人方面本人有很多先进方法和理论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请加我好友。
512线输出的脉冲是512个,A相+B相 可以计到双倍的分辨率。TTL方波信号,A,B两相相差90度相(1/4T),这样,在0度相位角,90度,180度,270度相位角,这四个位置有上升沿和下降沿,这样,实际上在1/4T方波周期就可以有方向变化的判断,这样1/4的T周期就是最小测量步距,通过电路对于这些上升沿与下降沿的判断,可以4倍于PPR读取位移的变化,这就是方波的四倍频。这种判断,也可以用逻辑来做,0代表低,1代表高,A/B两相在一个周期内变化是0 0,0 1,1 1,1 0 。这种判断不仅可以4倍频,还可以判断移动方向。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对输出的512个脉冲的上升沿以及下降沿都计数(4倍频)才能达到2048的分辨率。

5,编码器脉冲是如何计算的

每台编码器的规格指标中,都有标明 分辨率是多少。单位是 线/圈;假设是 1024线/圈,那么就意味着 编码器每转一圈,就将送出1024个A相和1024个B相的脉冲。这时就看你的脉冲接收器是如何计算脉冲个数的,如果是一倍频(就是完整的接收到一个A相脉冲上升沿和一个B相脉冲上升沿后,计一个脉冲),那么就是接收到1024个脉冲;如果是4倍频(每一个A相和B相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计一个脉冲,那么一对AB相脉冲,接收器就计4个),那么就是接收到4096个脉冲。
每台编码器的规格指标中,都有标明 分辨率是多少。 单位是 线/圈; 假设是 1024线/圈,那么就意味着 编码器每转一圈,就将送出1024个A相和1024个B相的脉冲。 这时就看你的脉冲接收器是如何计算脉冲个数的,如果是一倍频(就是完整的接收到一个A相脉冲上升沿和一个B相脉冲上升沿后,计一个脉冲),那么就是接收到1024个脉冲;如果是4倍频(每一个A相和B相脉冲的上升
1.电梯编码器常用的有两种类型。2.一种异步曳引机用的增量型旋转编码器,3.一种是同步曳引机用的正余弦编码器。增量型旋转编码器一般有四根线,电源正,电源负,a相脉冲,b相脉冲;4.工作电压10-30v。正余弦编码器一般有8根线+5v,0v,a+,a-,b+,b-,z+,z-。5.一般编码不能直接接控制板,需要接到变频器的分频卡上,然后经过分频送到两个地方,一个是主板用于信号反馈,一个送到变频器用于控制参数。想要了解详细情况,要参看变频器或一体化的使用说明书。电梯控制板调试说明书就可以详细的了解了
编码器计数原理: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优缺点:光电编码器优点:体积小,精密,本身分辨度可以很高,无接触无磨损;同一品种既可检测角度位移,又可在机械转换装置帮助下检测直线位移;多圈光电绝对编码器可以检测相当长量程的直线位移(如25位多圈)。寿命长,安装随意,接口形式丰富,价格合理。成熟技术,多年前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缺点:精密但对户外及恶劣环境下使用提出较高的保护要求;量测直线位移需依赖机械装置转换,需消除机械间隙带来的误差;检测轨道运行物体难以克服滑差。静磁栅绝对编码器优点:体积适中,直接测量直线位移,绝对数字编码,理论量程没有限制;无接触无磨损,抗恶劣环境,可水下1000米使用;接口形式丰富,量测方式多样;价格尚能接受。缺点:分辨度1mm不高;测量直线和角度要使用不同品种;不适于在精小处实施位移检测(大于260毫米)。
脉冲数是固定的呵呵 每个编码器出厂脉冲数就做好了

6,伺服电机编码器2500线跟16位20位是什么关系

关系解释如下几点:1、伺服电机编码器2500线是指编码器的码盘上有2500线平分一个圆周2、16位的是指每周有2的16次方线3、同样,20位就是每周有2的20次方线。4、所以,位数越高的编码器的精度越高。伺服编码器这个基本的功能与普通编码器是一样的,比如绝对型的有A,A反,B,B反,Z,Z反等信号,除此之外,伺服编码器还有着跟普通编码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伺服电机多数为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启动的时候需要知道转子的磁极位置,这样才能够大力矩启动伺服电机。这样需要另外配几路信号来检测转子的当前位置,比如增量型的就有UVW等信号,正因为有了这几路检测转子位置的信号。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扩展资料伺服编码器这个基本的功能与普通编码器是一样的,比如绝对型的有A,A反,B,B反,Z,Z反等信号,除此之外,伺服编码器还有着跟普通编码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伺服电机多数为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启动的时候需要知道转子的磁极位置。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伺服电机编码器
伺服电机编码器2500线是指编码器的码盘上有2500线平分一个圆周;  16位的是指每周有2的16次方线;  同样,20位就是每周有2的20次方线。  所以,位数越高的编码器的精度越高。
你把16位、20位换算成2的16次方,20次方就明白了吧
一、关系解释如下几点:1、伺服电机编码器2500线是指编码器的码盘上有2500线平分一个圆周2、16位的是指每周有2的16次方线3、同样,20位就是每周有2的20次方线。3、所以,位数越高的编码器的精度越高。二、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原理1、服编码器这个基本的功能与普通编码器是一样的,比如绝对型的有A,A反,B,B反,Z,Z反等信号,除此之外,伺服编码器还有着跟普通编码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伺服电机多数为同步电机,同步电机启动的时候需要知道转子的磁极位置。2、这样才能够大力矩启动伺服电机,这样需要另外配几路信号来检测转子的当前位置,比如增量型的就有UVW等信号,正因为有了这几路检测转子位置的信号。3、伺服编码器显得有点复杂了,以致一般人弄不懂它的道理了,加上有些厂家故意掩遮一些信号,相关的资料不齐全,就更加增添了伺服电机编码器的神秘色彩。4、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5、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6、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7、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扩展资料:一、伺服电机编码器2500线跟16位、20位各种关系如下:1、伺服电机的外形尺寸:38MM,58MM,66MM,80MM.100MM.2、伺服电机编码器分为:单圈,多圈。3、伺服电机编码器按原理分为:磁绝对值编码器,光电绝对值编码器4、伺服电机编码器出线方式分为:侧出线,后出线5、伺服电机编码器轴分为:6MM,8MM,10MM,12MM,14MM,25MM.6、伺服电机编码器分为:轴,盲孔,通孔。7、伺服电机编码器防护分为:IP54-68.二、安装方式分为:1、夹紧法兰、同步法兰、夹紧带同步法兰、盲孔(弹簧片,抱紧)、通孔(弹簧片,键销)2、绝对值编码器精度分为:单圈精度和多圈精度,加起来是总精度,也就是通常的多少位(常规24位,25位,30位,32位。。。。)。3、绝对值编码器通讯协议波特率:4800~115200 bit/s,默认为9600 bit/s。刷新周期约1.5ms编码器输出可选:SSI、4-20MA、profibus-dp、DEVicenet、并行、二进制码、、BiSS、ISICANopen、Endat及Hiperface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伺服电机编码器
我自己理解2500线编码器表示的是11位 16位.20位表示编码器的分辨率 也就说电机转一圈需要2的16次方或2的20次方个脉冲

7,关于两个光电编码器 接ATMEGA16单片机来进行 脉冲计数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气控制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控制精度越来越高。智能化控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单元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介绍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重物提升位移量的精确控制。1 重物提升控制系统原理重物提升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使用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将重物提升到预定高度。如图1所示是系统控制结构图,从控制结构图可以看出,控制系统研究对象是重物的提升和降落。主要的控制对象是卷扬机,通过卷扬机的正、反转运动实现控制目标。图中传感器选用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的转轴上安装一个轮,将其固定在导向轮上,这样光电编码器和导向轮同轴旋转,实现光电编码器转过的角度与导向轮转过的角度相等,重物提升的距离就是导向轮周长和转过总角度的乘积。设导向轮的直径为d,与其同轴连接的光电编码器每圈输出脉冲数设为k,那么脉冲当量为:2 单片机主从结构的控制方式工程设计研究对象是控制卷扬机的转动,提升重物到预定高度,需要在运行前计算出运行的总脉冲数;设计要求显示屏能实时显示重物的高度,需要在运行中对采集的数据实时处理,计算出移动的距离;还要求对重物高度和导向轮周长进行设定,设定参数要能够存储和读出,这就需要带有存储功能的智能化器件。Atmega16单片机能够完成数据处理,内含EEPROM存储区,在掉电的情况下也能够保存数据,内含2个外输入计数器,能够实现计数任务,可以简化硬件电路。综合考虑,本设计选择Atmega16单片机作为核心器件实现任务要求。为了简化结构,突出模块设计,采用双芯片结构,以主、从机模式的设计方法实现控制要求。主机单元负责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人机界面参数设定、实时数据处理等工作。从机单元负责接收主机所发信号,响应主机决定是否输出实时的控制指令。3 光电编码器测量位移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这是目前高精度控制系统最常用的位移量测量传感器。光电编码器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原理示意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知道当前拖动的位移量,还可以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实现速度测量。用光电编码器测量位移时,不仅要知道位移的大小,还要知道位移的正负方向,判别方向是成功测量关键。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光电编码器是4线接口或5线接口。4线接口的光电编码器能输出A、B两路脉冲,5线接口的能输出A、B、Z三路脉冲。光电编码器输出的A、B两路脉冲在相位上差90°,正转时A路超前B路90°,反转时B路超前A路90°。测量中依据A、B之间的相位差,就能够判别位移的方向符号,通过带符号的加运算,可以知道输出脉冲个数,计算出位移量。4 传感器信号的提取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是传感器信号提取电路。光电编码器输出的信号通过74LS244进行整形后,输出理想的A、B相波形,U3(74LS74)是D触发器,把传感器输出整形方波信号的A相输入D1,B相作为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CK,U3与U9(7400)共同组成鉴相电路,判断光电编码盘是正转还是反转。当光电编码器正向旋转时,通道A输出波形超前通道B输出波形90°,D触发器输出Q为高电平,Q为低电平,上面U9A与非门关闭保持高电平,计数脉冲不能通过U11;此时,下面U9B与非门打开,其输出计数脉冲D能够顺利通过U12进行传输,如图4(a)所示。当光电编码器逆时针旋转时,通道A输出波形比通道B输出波形滞后90°,D触发器Q输出为低电平,Q为高电平,上面U9A与非门打开,其输出计数脉冲C能够通过U11进行传输;此时,下面U9B与非门关闭保持高电平,计数脉冲不能通过,如图4(b)所示。5 重物提升位移量的计算Atmega16微处理器内包含3个独立的定时器/计数器模块,其中T/C0、T/C2是8位定时器/计数器模块,T/C1是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模块。硬件设计中选择T0、T1作为正反转计数器,记录光电编码器输出的正、负脉冲数。在软件设计中一定要将T0、T1计数器进行扩展,使其有足够的计数空间,扩展位移测量范围。笔者在设计软件时,将T0、T1进行扩展,使它们都是长整数(32位)形式,利用的就是计数器满产生溢出中断的形式扩展的。这样T0计数256个脉冲产生中断一次, T1计数65 536个脉冲产生中断一次。T0、T1控制寄存器设置及产生溢出中断程序为:…TCCR0=0x06; //计数脉冲由T0引脚输入,下降沿有效。TCCR1B=0x06; //计数脉冲由T1引脚输入,下降沿驱动有效。…#pragma interrupt_handler timer1_ovf_isr:9//正计数 16bitsvoid timer1_ovf_isr(void)cnt1++; //32位计数}#pragma interrupt_handler timer0_ovf_isr:10 //负计数8bitsvoid timer0_ovf_isr(void)long c;cnt0++; //32位计数c=(cnt0>>8); //防止cnt0,cnt1溢出if(c && (cnt1>=c))cnt0=cnt0&0xff; //只保留低8位} }设计中,选择型号为S38-J3V100光电编码器,输出编码是500码/转,则脉冲当量是πd/500,当前的位移量就是总脉冲数与脉冲当量的乘积。软件计算程序如下:…posicnt=(cnt1<<16)|TCNT1; //正脉冲数negcnt=(cnt0<<8)|TCNT0; //负脉冲数totalcnt =posicnt-negcnt; //产生位移量大的总脉冲数curPosi=(totalcnt*(meterCyl*1000+ CentCyl));curPosi/=PLS_PER_ROUND; //当前的位移量…执行运行命令,微处理器就要对设定的位移量进行计算,把位移量大小转换成脉冲数的多少。在运行中进行脉冲数的比较,如果相等,则停止运行,表示已经达到目标位置。软件计算程序如下:sysStatus = SYS_RUN;PosiSet=meterPosi*1000+CentPosi; //毫米计算cntSet=(PosiSet*PLS_PER_ROUND)/(CentCyl+meter Cyl*1000);if(cntSet>totalcnt) Command=CMD_FWD;//执行正转命令else if(cntSet<totalcnt) Command=CMD_REV;//执行反转命令else sysStatus=SYS_IDLE; //停止状态本方案设计的重物提升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动态性能,控制精确,智能化程度高。利用光电编码器作为位移传感器,能获取高精度控制信号。高性价比的Atmega16单片机使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软件设计的灵活性,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文章TAG:编码器16位是多少个脉冲编码  编码器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