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流电机的磁对数一般是多少

直流电机的磁对数和交注电机一样,也分2、4、6、8但是多极数的不多。大多都在4、6、8极为多。
你好!多数为一对或两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直流电机的磁对数一般是多少

2,永磁电动机直流电的利用率一般是多少呢

效率没有单位,一般以百分比代替,用字母η代替,图中用N代替的一般都不用这个,功率越大,自然扭力越大,但耗电量及寿命就会成比例减少,功率大时发热自然增加,但和寿命不成比例关系,发热到一定程度超出耐热等级是就直接烧机了!。
有刷的能无刷的不能

永磁电动机直流电的利用率一般是多少呢

3,永磁电机功率和线圈圈数及铜丝粗细的计算方法如10kw永磁电机要

铜线粗细选择根据电压,电流来选择。如电压为100V,功率是5KW,则流过线圈的电流为50A,但直流电机线圈为断续通电,因为实际电流可取计算值的1/2,即线圈电流为25A,根据铜线的载流量15A/MM,此时应该选择截面积为2平方MM的线,再根据面积算出线径。线圈圈数数根据转速及磁通量来计算,这个比较复杂,主要就是转速越高则圈数越少,但电机的转距也越小。具体计算根据磁通量计算设计转速下需要产生与电源电压相同的反电势需要的圈线,即为线圈的圈数

永磁电机功率和线圈圈数及铜丝粗细的计算方法如10kw永磁电机要

4,直流永磁电机振动值出厂标准是多少

这个要看使用的厂合了,一般比如端盖在空载转动时不大于0.2G
永磁直流电动机振动和噪声的原因来自线圈切换时刻磁场力不平衡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线圈的电磁震动。一般的永磁电机线圈都是3相的,切换时刻大多数是方波或者pwm波,切换时刻磁场力有很大的波动,造成电动机震动和电磁噪音,增加相数可以明显的降低震动的噪音,但是电动机会变得复杂。再一个降低噪音的办法是使用3相正弦电流驱动直流电机三个绕组,但是目前的技术还没法做到理想的正弦波形,载频也受到限制。
振动值与电机的功率大小、电机的体积有关系、所以你没有讲明白。

5,在永磁直流电机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转矩不变,降低转速,不能用减速器。这样只能是保持定子和转子的电流不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加直流调速器了。因为单纯的改变电机的极对数可能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改变极对数很有可能要更换电机,或者改造难度大。这种改造不可取。另改造电机线圈,方法很复杂,没有经过检验,很有可能造成电机损坏,也是不可取。
生产永磁直流电机的,现在我需要把电机的转速由5700r/min降到5000r/min.但是我不希望改变电机内部的结构.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调整磁瓦的面积,或者线圈的匝数来实现.另外对于电机的转矩可以适当的有些变化,对其要求不是很严格.
如果原电机是一台合理的,成功的设计,1.不宜改变磁瓦的尺寸,如有条件可增加磁通量(充磁,使磁场更强,如果已达磁瓦材料可以达到的最高值,只能更换磁瓦材料)。2.增加转子线圈匝数。

6,求永磁直流电机的所有计算公式

有软件 永磁直流电机设计1.0驱动一个中、小功率永磁直流电机的传统方式是采用搭成H桥结构的四支MOSFET或双极晶体管。例如在图 1 中,电机连接在集电极对C1、C2和C3、C4之间。由沿对角方向导通的相应晶体管对Q1与Q3,或Q2和Q4控制流经电机的电流,以及其旋转方向的反转。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四支晶体管的每一个都接收自己的控制输入。根据电机的电压要求,上方两个驱动信号需要电气隔离,或用一个电平移位电路匹配微控制器的输出电压极限。本设计实例描述了另一种电路,它只驱动 H 桥的两个低侧开关晶体管。在一个用于双向电机控制的标准双极晶体管 H 桥中,Q1和Q4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3和R4连接到Q3和Q2的集电极(图2)。输入VINA和 VINB各控制一对开关。当Q2导通时,电阻器R4和二极管D6将Q4基极拉低,使Q4 饱和并通过电机和Q2拉入电流。同样,Q3的导通会将Q1拉至饱和,并反向驱动电机。二极管D5确保在Q4导通时Q1保持关断,而D6在Q1导通时保证Q4的关断。电阻器R1、R2、R7和R8增加它们相应晶体管的开关速度,而电阻器R5和R6将微控制器5V高逻辑电平输出的基极电流限制在大约15mA ~ 20mA。电阻器R3和R4设定Q1和Q4的饱和基极电流。它们的值依赖于电机的供电电压和Q1及Q4的直流电流增益,公式如下:R3=R4≤[VCC-VBE(ON)(Q4) - VF(D6)-VCE(SAT)(Q2)]/[(IMOTOR)/hFE(MIN)(Q4)]。为获得最佳性能,应选择有低集射饱和电压VCE(SAT)以及高直流电流增益hFE的双极晶体管。目前可以使用的中功率晶体管能够以最小集电极功耗和要求较少的基极驱动提供这些特性,因此可与MOSFET竞争。 一些分立器件可以在图1的电路中很好地工作,如On Semiconductor的NSS40200LT1G PNP双极晶体管和NST489AMT1 NPN双极晶体管。如要实现一种更紧凑的方法,可以选择集成的H桥,如Zetex的ZHB6790,它可工作在高达40V电压下,集电极额定电流为连续2A和6A峰值脉冲。在IC集电极电流为100mA时,其最小电流增益为500,在2A IC时电流增益可以降至150。最差情况下, Q2和Q3 2A的集电极电流(饱和电压不大于0.35V)需要的基极电流为 13 mA ~ 20 mA。所幸,很多微控制器的输出都可以提供或吸收高达 25 mA 电流,因此可以不依赖电机的电源电压,直接驱动 H 桥。为进一步降低驱动电流,或采用标准的CMOS或TTL IC作驱动源,可以用小信号晶体管反相器缓冲 Q2和Q3的输入。作为一种选择,你也可以在 Q2、Q3与地之间连接欧姆级的电阻器。这种方案可以提供与电机电流成正比的模拟电压,使微控制器能够检测一台熄火或过载的电机。

7,永磁式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永磁直流电机按照有无电刷可分为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有刷直流电机。永磁直流电机是用永磁体建立磁场的一种直流电机。永磁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或器具中,如录音机、VCD机、电唱机、电动按摩器及各种玩具,也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干手器、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车、船舶、航空、机械等行业,在一些高精尖产品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录像机、复印机、照相机、手机、精密机床、银行点钞机、捆钞机等。有刷电机的定子上安装有固定的主磁极和电刷,转子上安装有电枢绕组和换向器。直流电源的电能通过电刷和换向器进入电枢绕组,产生电枢电流,电枢电流产生的磁场与主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电机旋转带动负载。由于电刷和换向器的存在,有刷电机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故障多,维护工作量大,寿命短,换向火花易产生电磁干扰。有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在有刷直流电机的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作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转动部分有环形铁芯和绕在环形铁芯上的绕组。图所示的两极有刷直流电机的固定部分(定子)上装设了一对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N和S,在旋转部分(转子)上装设电枢铁芯。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气隙。在电枢铁芯上放置了由A和X两根导体连成的电枢线圈,线圈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到两个圆弧形的铜片上,此铜片称为换向片。换向片之间互相绝缘,由换向片构成的整体称为换向器。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换向片与转轴之间亦互相绝缘。在换向片上放置着一对固定不动的电刷B1和B2,当电枢旋转时,电枢线圈通过换向片和电刷与外电路接通。
永磁直流电机:用永磁体建立磁场的一种直流电机
永磁式直流电机工作原理:这种电机由定子、转子、换向器(又称整流子)、电刷等组成,定子用作产生磁场。转于是在定子磁场作用下,得到转矩而旋转起来。换向器及时改变了电流方向,使转子能连续旋转下去。也就是说,直流电压加在电刷上,经换向器加到转子线圈,流过电流而产生磁场,这磁场与定子的固定磁场作用,转子被强迫转动起来。当它转动时,由于磁场的相互作用,也将产生反电动势,它的大小正比于转子的速度,方向和所加的直流电压相反。特点:1、当电机负载固定时,电机转速正比于所加的电源电压。 2、当电机直流电源固定时,电机的工作电流正比于转予负载的大小。 3、加于电机的有效电压,等于外加直流电压减去反电动势。因此当用固定电压驱动电机时,电机的速度趋向于自稳定。因为负载增加时,转子有慢下来的倾向,于是反电动势减少,而使有效电压增加,反过来又将使转子有快起来的倾向,所以总的效果使速度稳定。 4、当转子静止时,反电动势为零,电机电流最大。其最大值等于V/Rw(这儿V是电源电压)。最大·电流出现在刚起动的条件。 5、转子转动的方向,可由电机上所加电压的极性来控制。 6、体积小,重量轻。起动转矩大。
基本原理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1.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多做成三相对称星形接法,同三相异步电动机十分相似。电动机的转子上粘有已充磁的永磁体,为了检测电动机转子的极性,在电动机内装有位置传感器。驱动器由功率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等构成,其功能是:接受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制动信号,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制动;接受位置传感器信号和正反转信号,用来控制逆变桥各功率管的通断,产生连续转矩;接受速度指令和速度反馈信号,用来控制和调整转速;提供保护和显示等等  主电路是一个典型的电压型交-直-交电路,逆变器提供等幅等频5-26KHZ调制波的对称交变矩形波。  永磁体N-S交替交换,使位置传感器产生相位差120°的U、V、W方波,结合正/反转信号产生有效的六状态编码信号:101、100、110、010、011、001,通过逻辑组件处理产生T1-T4导通、T1-T6导通、T3-T6导通、T3-T2导通、T5-T2导通、T5-T4导通,也就是说将直流母线电压依次加在A+B-、A+C-、B+C-、B+A-、C+A-、C+B-上,这样转子每转过一对N-S极,T1-T6功率管即按固定组合成六种状态的依次导通。每种状态下,仅有两相绕组通电,依次改变一种状态,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轴线在空间转动60°电角度,转子跟随定子磁场转动相当于60°电角度空间位置,转子在新位置上,使位置传感器U、V、W按约定产生一组新编码,新的编码又改变了功率管的导通组合,使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轴再前进60°电角度,如此循环,永磁直流电机将产生连续转矩,拖动负载作连续旋转。正因为永磁直流电机的换向是自身产生的,而不是由逆变器强制换向的,所以也称作自控式同步电动机。  2.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位置传感器编码使通电的两相绕组合成磁场轴线位置超前转子磁场轴线位置,所以不论转子的起始位置处在何处,电动机在启动瞬间就会产生足够大的启动转矩,因此转子上不需另设启动绕组。  由于定子磁场轴线可视作同转子轴线垂直,在铁芯不饱和的情况下,产生的平均电磁转矩与绕组电流成正比,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流-转矩特性一样。  电动机的转矩正比于绕组平均电流:  Tm=KtIav (N·m)  电动机两相绕组反电势的差正比于电动机的角速度:  ELL=Keω (V)  所以电动机绕组中的平均电流为:  Iav=(Vm-ELL)/2Ra (A)  其中,Vm=δ·VDC是加在电动机线间电压平均值,VDC是直流母线电压,δ是调制波的占空比,Ra为每相绕组电阻。由此可以得到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Tm=δ·(VDC·Kt/2Ra)-Kt·(Keω/2Ra)  Kt、Ke是电动机的结构常数,ω为电动机的角速度(rad/s),所以,在一定的ω时,改变占空比δ,就可以线性地改变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得到与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枢电压控制相同的控制特性和机械特性。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速设定,取决于速度指令Vc的高低,如果速度指令最大值为+5V对应的最高转速:Vc(max)ón max,那么,+5V以下任何电平即对应相当的转速n,这就实现了变速设定。  当Vc设定以后,无论是负载变化、电源电压变化,还是环境温度变化,当转速低于指令转速时,反馈电压Vfb变小,调制波的占空比δ就会变大,电枢电流变大,使电动机产生的电磁转矩增大而产生加速度,直到电动机的实际转速与指令转速相等为止;反之,如果电动机实际转速比指令转速高时,δ减小,Tm减小,发生减速度,直至实际转速与指令转速相等为止。可以说,永磁直流电机在允许的电网波动范围内,在允许的过载能力以下,其稳态转速与指令转速相差在1%左右,并可以实现在调速范围内恒转矩运行。  由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励磁来源于永磁体,所以不象异步机那样需要从电网吸取励磁电流;由于转子中无交变磁通,其转子上既无铜耗又无铁耗,所以效率比同容量异步电动机高10%左右,一般来说,永磁直流电机的力能指针(ηcosθ)比同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高12%-20%。  3. 由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象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动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  中小容量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永磁体,多采用高磁能积的稀土钕铁硼(Nd-Fe-B)材料。因此,稀土永磁无刷电动机的体积比同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缩小了一个机座号。  近三十年来针对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研究,归根到底是在寻找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方法,而永磁直流电机的电流或电枢的端电压,就是直接控制电动机转矩的物理量。过去,由于稀土永磁体价格比较高等因素,限制了稀土永磁永磁直流电机的应用领域,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其价格已迅速下降,例如,我公司推出得BS系列永磁直流电机的售价已与异步电动机和普通变频器售价之和相差无几。稀土永磁永磁直流电机必将以其宽调速、小体积、高效率和稳态转速误差小等特点在调速领域显现优势。  根据所用的永磁材料不同,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分为铝镍钴永磁直流电动机、铁氧体永磁直流电动机和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铝镍钴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需要消耗大量的贵重金属、价格较高,但对高温的适应性好,用于环境温度较高或对电动机的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铁氧体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以廉价见长,且性能良好,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玩具、电动工具等领域。用稀土永磁材料作磁极制的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体积小且性能更好,但价格昂贵,主要用于航天、计算机、井下仪器等。但近些年出现了新一代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钕铁硼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由于我国拥有世界80%以上蕴藏量的钕矿资源,因此在价格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性价比大幅提升,使质优、价廉的钕铁硼永磁直流电动机在产业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促进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性能与结构迅速发展。

文章TAG:永磁直流电机电机磁通量一般多少永磁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  电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