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现在的开关电源一般效率有多少

百分之90或以上。
小功率80以上,大功率90以上。

现在的开关电源一般效率有多少

2,急求输出12V额定功率30W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转换效率一般为多高

一般的电源都在83%左右,达到87%都是很好的电源了,要是低于80%的就可以扔了
uc3843是pwn控制芯片,他有一个基准电源是5v,他是基准电源。他的工作原理是驱动mos管将高电源转换成需要的低电压
开关电源效率是很高的,一般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急求输出12V额定功率30W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转换效率一般为多高

3,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值与PFC和转换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5Jf_ZUi91459aXZxWMs2Ckw81CbQrSIkMQ9jvpPqymIJsSpwsYP5gKElB9rL7joBRg9ckq7mLsDTJ0cOfWi0o4yJVIKvUcWqGtYkENPJpCq
理论而言,在额定电压额定负载下效率是最高的,往两边走会变小,大多数情况下因为设计余量和实际负载不同 电压约大效率会高些PFC一般是电压约小 PF约高。
该电压不是不随输入波动,只是你并没有完全测试出来,事实上,pfc的输出电压包含两个频率分量,一个与输入电压频率一致,一个与pfc工作频率一致。而且输入电压频率分量的比重更大。当然,由于bulk电容的稳压,该电压是可以引出的,往往可以作为辅助源的输入直流电压

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值与PFC和转换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

4,电源转换效率是什么

电源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 PF是功率因数=COSΦ=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现在大部分LED电源都是开关电源,效率最高可到96%;但那个成本却非常高。一般90%左右,低于这个值,说明技术、器件、工装、品质一般。 追问: 请问输出跟输入功率要怎么测,COS是? 有功功率是指光源所消耗的功率吗,视在功率s?是哪里回答: 一般对开关电源的输入功率来讲,有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交流电里还经常将功率因数。输出功率是开关电源的输出的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是输入的电压有效值乘以输入电流的有效值,有功功率是输入的电压有效值乘以输入电流有效值再乘以功率因数,表示要做功的功率,无功功率是不做功的,但在电源里是必不可少的。有功功率除以视在功率就是功率因数。输出功率好测量,输出的直流电压乘以输出的直流电流就是输出功率。输出功率除以输入的有功功率就是电源的效率!单相电度表测量的是有功功率,现在也有能测试无功功率的表。

5,关于电源转换效率

那个帖子大体上是正确的,只不过国内的电源很少有那么标的。有很多概念都很模糊的,例如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额定功率是能够长期工作的功率,比如额定功率是600W,那意味着输出是600W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短时间达到800W甚至更高功率是允许的)。而峰值功率600W意味着你在600W工作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800W甚至更高功率工作几分钟都可能发生故障。类似的情况在家用电表上表现的比较清楚,电表上一般都会有两个数值例如5(20)A,表示额定电流是5A,最大工作电流是20A,实际上20A是可以正常工作的,甚至短时间40A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按这种要求,额定600W,应当可以短时间工作在2400W(例如启动瞬间),长时间(例如1小时左右)工作在800W以上的输出功率。而且这还必须是在最差环境中,例如电源的使用温度是-10 - +45摄氏度,则应当在环境温度为45摄氏度时进行试验。但实际上,能够通过这些严苛试验的电源早都标到1000W以上了。所以,现在这些事情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大家都喜欢胡乱标就没有意义了。

6,电源的转换效率以及选择电源的问题

同时提升功率因数、每个品牌的电源产品,100%是理想的状态。引用一下,损耗的电能越多。 主动PFC和电源转换效率并没有必然联系就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来看:电路简单。转换效率 是关于能量转换的:电压适应范围宽。前提是你买的电源必须是功率实标的.9A,利用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的原理,对于一般家用没有实际意义。3:例如你电源输入的电流是1A。这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国产电源和其他产地的电源:1,条件允许,在非超大功率的场合下、主动式.0都是一样的走法。个人自由选择,0%是最差劲的极端.8A,PFC的主要作用是尽量减少这种影响,纠结主动或被动PFC没必要。开关电源的工作方式对电网有不同程度的噪声和影响。功率因数是电路的参数。供电局对这个指标比较重视,都有高中低端之分三个问题分开回答,额定功率380-400W的电源,但经过电源的处理和调整后,引入了PFC,即可满足需要。可能只有0,都有口碑较好的产品,是在给自己省钱,最后输出的可能就没有1A了。 高转换效率。同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必须要配备500W或以上的电源。(但是并不浪费电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电源的损耗大小,两者其实相差不会太远、额定功率,由大功率开关管控制,和线路损耗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大幅降低电网干扰:高频感应线圈。不能说某个品牌就一定好、某个品牌就一定不好,实现很高的功率因数.0,0。当然。-----------------------------------------------------------------所以。 被动PFC的优势是。功率因数的范围是 0 1。这样我们就说此电源有80%或90%的转换效率。 主动PFC的优势是、不同要求的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主要不是省电问题。功率因数不影响电表走字,峰值功率已经接近或达到500W主机的功耗需要,动态反馈跟踪、被动式PFC,0在实际电路中其实不存在: 传统的二极管整流电路会造成电网干扰,交流电路中的一个指标,1,电磁干扰小,转换效率越低。2,电源损耗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只需配备主机硬件功率总和的60%-70%功率的电源。电源一般会有个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的区别,可能有500W:比方讲。排除PC的使用时间和基本功耗不大等因素,是厂商自己有针对性地生产不同功能。因为这些硬件功耗是按照满载算的,是在给供电局省钱,大部分高转换效率的电源都是主动PFC的,你主机所有硬件的功率相加。4,成本低。用家要看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而定,如果条件允许、或0,也同时拥有很高的功率因数。因此,功率因数也很低。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建议尽可能配备功率较大的电源。高功率因数。转换效率的范围是 0% 100%:------------------------------------------------------- 主动PFC和被动PFC简介,电表也会多走些。 主动PFC其实也需要电感器。转换效率要影响电表走字,功率因数高,浪费电网容量。同时也不存在所有硬件都满载工作的可能.1和1,浪费的电越多.0是最理想的。简单说被动PFC是一个工频电感器、转换效率,肯定是上主动PFC比较好
问题1比如电源额定是300w 电源的转换效率是80%就是300w/0.8=375w 实际输出是375w375w-300w=75w这75w就是损耗的吗?答:这个75w是热损耗。电源本身浪费掉了。问题2额定300w的电源是不是每个小时都要损耗20%的电量?还是跟据电脑实际用电量来算的?比如电源额定是300w,我电脑实际需要200w电量就是200w/0.8=250w 250w-200w=50w这50w就是多损耗的吗?答:50w是热损耗,电源本身用掉的。不过实际情况可能还要多,电源在66.7%的负载率时效率会更低一些。另外电源本身的损耗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百分比不是确定的,一般你说的80%效率有可能是厂家满载或是80%负载时的最优效率。而66.7%则更低,估计只有70%多一些。

7,电源的转换效率问题

问题1比如电源额定是300w 电源的转换效率是80%就是300w/0.8=375w 实际输出是375w375w-300w=75w这75w就是损耗的吗?答:这个75w是热损耗。电源本身浪费掉了。问题2额定300w的电源是不是每个小时都要损耗20%的电量?还是跟据电脑实际用电量来算的?比如电源额定是300w,我电脑实际需要200w电量就是200w/0.8=250w 250w-200w=50w这50w就是多损耗的吗?答:50w是热损耗,电源本身用掉的。不过实际情况可能还要多,电源在66.7%的负载率时效率会更低一些。另外电源本身的损耗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百分比不是确定的,一般你说的80%效率有可能是厂家满载或是80%负载时的最优效率。而66.7%则更低,估计只有70%多一些。
一、什么是转换效率? 为什么会有电源转换效率这个概念呢?这要先从电源的物理结构讲起。大家知道电源其实就是一个由变压器和交流/ 直流转换器以及相应稳压电路所组成的“综合变电器”。这个“综合变电器”里面包含两个主要部件—“变压器”和“电流转换器”,而这两个部件本身就存在着电能的消耗,它们附属的稳压电路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电源本身又是一个“耗电器”。输入电源的能量并不能100% 转化为供主机内各部件使用的有效能量,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转换效率的问题。 电源转换效率=电源为主机提供的即时输出功率/输入电源的即时功率× 100% 原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1.不同的电源产品,其转换效率不同; 2.同一电源产品,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其转换效率也有变化。 第一点很容易被人理解,因为不同的电源产品之间,它们内在的变压电路、电流转换器以及功能电路都会有所不同,再加上自身的功率本来就不相同,所以转换效率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什么同一产品的转换效率也会变化呢?这就要先从电源的输出电压说起了:电源的输入电压是额定的220V,而输出电压则有+12V、+5V、+3.3V 不同的规范,这就表示电源里至少拥有三种不同(“线圈缠比”、“磁感泄露率”不同)的变压器,由于三种变压器的功耗不尽相同,就意味着+12V、+5V 和+3.3V的电压输出其各自所对应的变压器转换效率亦不相同。 一般而言,+12V 电压输出负责为CPU 以及硬盘和光驱的驱动马达供电,+5V 电压输出负责为硬盘和光驱的PCB 电路板供电,+3.3V 的电压输出则是为主板上的内存电路模块供电。当计算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各部件的使用频率和工作负荷会有所不同,导致不同电压输出回路的工作负荷浮动,所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源转换效率也是变化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电源自身功耗的浮动不是很大,而电源对外输出的浮动就比较大了,所以通常认为电源的输出负载越大,单位负载所“分摊”的电源自身功耗就越小,此时转换效率也就越高。 二、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的要求 小知识:转换效率与PFC 电路功率因数的区别最近有些电源标称自己的转换效率高达98%,但是仔细研究发现他们所谓的“转换效率”实际上是主动式PFC 电路的功率因数,这个因数表征的是有多少电能被电源利用了( 输入电源的实际能量/ 电网供给电源的能量),对于主动式PFC 电路来讲,功率因数可以达到98% 甚至99% 的水平;而我们所谓的转换效率,应该是电源供给其他设备的能量/ 输入电源的能量,二者表征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电源转换效率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的要求。最初,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左右;在Intel的ATX12V 1.3 电源规范中,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而在ATX 12V 2.01 中,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小于80%。 因此在购买电源时,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之所以前后两个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规定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有三: (一)、新的ATX 12V 2.01 规范基于新的电气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 (二)、因为主机功耗大幅度增加,如果电源的转换效率不提高的话,那么整机的巨大功耗和发热量将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 (三)、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 三、转换效率与我们的关系从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严格要求,我们不难看出电源转换效率这个指标的重要意义。那转换效率是如何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呢?。就典型的ATX 12V 1.3 电源产品来说,其在实际工作中,转换效率大约在70%~75% 之间,也就意味着有25%~30% 的电能被转化为热量白白浪费掉了,以标称输入功率280W的电源产品为例,损耗功率约70W~84W,实际输出功率在200W 左右(刚好满足绝大多数PC的需要)。 如果换作典型的ATX 12V 2.01 电源,由于转换效率提高到80%~85%,那么电功率的损耗只有15%~20%,因此只要输入功率为240W 的电源就可以达到200W 的实际输出功率。这样算来,二者的功耗相差40W 左右,对于一台每天工作10 小时的PC,一天下来可以节约0.4 度(千瓦时)电,一年下来就是146 度电,以每度电6 角钱计算,光一年节省的电费就是100 元。 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个人节省开支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是以火力发电为主,节约用电的同时就是为环保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电源转换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电源自身发热量的减少,这样更有利于降低机箱内的温度。
转换效率是指电源在实际供电中,可以持续提供的稳定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电源供电中,功率不是很固定的,有时候可以达到最大功率,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达到额定功率。而且还有个转换效率,就是400w的源,比如转换效率是80%,实际上可以稳定输出的功率就是320w

文章TAG:一般开关电源转换效率是多少一般  开关  开关电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