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定时器有多少位,MCS51单片机AT89C51有几个几位的定时计数器可以被设定的工作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3-26 15:20:08
本文目录一览
1,MCS51单片机AT89C51有几个几位的定时计数器可以被设定的工作
51单片机有两个定时器,每个定时器可以设置4中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时器方式1:16位定时器方式2:8位重装载模式方式3:两个独立8位定时器模式
2,定时器数据存储到哪
存储器中的区域CPU存储器中有一个为定时器保留的区域。此存储区域为每个定时器的地址保留一个16位字。梯形图指令集支持256个定时器。请参阅CPU的技术信息以建立多个可用的定时器字。时间值定时器字的0到9位包含二进制编码的时间值。此时间值指定多个单位。时间更新可按照由时间基准制定的间隔将时间值低见一个单位。递减会持续进行,直至时间值等于零为止。可以在累加器1的低字中以二进制、十六进制或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BCD)格式装入时间值。

3,是不是每个16位的定时器或计数器都对应着2个8位的计数定时器
看cpu,不过所有定时器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无非是一些细小的差异,比如说带pwm功能,或者可以分成你说的两个用也许是吧!具体要查51的相关资料。原则上16位的cpu的通用寄存器可拆为2个8位的寄存器使用。
4,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有哪几种工作方式
定时器0有四种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1:16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2:8位可重装载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3:两个单独8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定时器1只有三种方式,同上面三种标准8051单片机内部有2个定时器/计数器 分别是T0和T1。每个定时器有4种工作方式,方式0:13位定时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13=8192,定时8192个机器周期。1:16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2:8位可重装载定时 /计数器模式方式3:两个单独8位定时 /计数器模式定时器1只有三种方式,同上面三种。要讲定时离不开中断,两者结合使用的。定时计数器主要用到TMOD工作模式寄存器,TCON定时器的控制寄存器,EA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P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88H)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5,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处于方式0工作方式时为13位的请问是哪
num = 13位数 = 0~8191。num = XXXX XXXX_---Y YYYY。XXXX XXXX,就是高八位;Y YYYY,就是低五位;---,其它三位,没有定义,不知道是什么值。标准8051单片机内部有2个定时器/计数器 分别是t0和t1。每个定时器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13位定时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13=8192,定时8192个机器周期。此方式已经不再用了,是为了和以前的单片机兼容,学初者不用掌握
6,定时器的当前值是用多少位二进制来表示状态位占用多少位二进制数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所讨论的定时器的具体类型和实现方式。不同类型和实现的定时器可能使用不同的二进制位数来表示当前值和状态位,并且具有不同的状态位占用量。一般而言,定时器的当前值可以使用 16 位或 32 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例如,在 AVR 微控制器中,常见的定时器类型是 8 位或 16 位定时器。对于 8 位定时器而言,其计数器寄存器是一个 8 位的二进制数,即可表示 0 到 255 的计数值。对于 16 位定时器而言,其计数器寄存器是一个 16 位的二进制数,即可表示 0 到 65535 的计数值。至于状态位占用量,则取决于定时器的具体实现。一些定时器可能只需要一个状态位来指示定时器是否正在运行,而另一些定时器可能需要多个状态位来指示当前定时器模式、计数方向、比较匹配等。因此,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确定所讨论的定时器类型和实现方式,并确定其当前值和状态位的二进制位数。
7,PLC定时器的两个16位寄存器分别称为什么
这位仁兄,日系plc和欧美plc产品有区别,同系没太大区别。非要找点,那主要还是16位增计数器:200点,32位计数器:35点 高速用32位计数器:[1相]100khz/6点、10khz/2点[2相]50khz/2点(可设定4倍)使用高速输入适配器时为1相200khz、2相100khz。 定时器有1毫秒、10毫秒、100毫秒的,每个plc对定时器均有其定义的基准时间,所以会发生你所说的问题。具体请参考两种说明书或手册吧
8,最新单片机内部设有几个定时计数器
高档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很多,如果stm32F1XX有7个定时器stm32F407有14个定时器,重要的是这些定时器中还有许多高级功能,如输入捕获,可测脉冲的宽度和占空比,输出捕获可以得到多路PWM方波而8052只有3个定时器 8051只有2个定时器标准8051单片机内部有2个定时器/计数器 分别是t0和t1。每个定时器有4种工作方式, 方式0:13位定时计数方式,最大计数值为2^13=8192,定时8192个机器周期。此方式已经不再用了,是为了和以前的单片机兼容,学初者不用掌握
9,一个定时器如何设定多个时间标志位
这个可以啊。设事件一定时时间为1ms,事件二2ms,事件三定时3ms。那只需一个定时器就可以满足了。在中断内部加变量i计算中断响应次数,i=1响应事件一,二响应事件二...比如让某个LED灯亮表明事件的发生。假如定时器定时10ms,每次让cnt++;200ms标志位可用if(cnt%20==0)来置位,1s标志位用if(cnt%100==0)来置位,2s标志位用if(cnt%200==0)来置位,最后让cnt等于所有被取余数(上面的20,100,200)的小于cnt最大值的最大公倍数减一时清零cnt一、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器/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TMOD是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是控制寄存器,控制T0、T1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即FFFFH)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中TF0或TF1置1,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器/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二、定时器的简单介绍: 人类最早使用的定时工具是沙漏或水漏,但在钟表诞生发展成熟之后,人们开始尝试使用这种全新的计时工具来改进定时器,达到准确控制时间的目的。定时器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使相当多需要人控制时间的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人们甚至将定时器用在了军事方面,制成了定时炸弹,定时雷管。现在的不少家用电器都安装了定时器来控制开关或工作时间。我想你大概是想如何用一个定时器同时给多个事件定时。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给定时器一个基准定时,比方说100ms,然后每定时中断一次就判断每个事件的定时次数不就行了
10,100ms分辨率定时器的精度有多少
分辨率就是定时器的时基.有1毫秒分辨率,10毫秒分辨率,100毫秒分辨率 .由于这三种定时器定时精度的不同,它们的刷新方式就不一样了,一个程序的扫描周期大约是几毫秒到几十毫秒,如果程序中使用了定时器进行计时,那么定时器的状态值就会不停的刷新,假设定时器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刷新的很多次,那么这个定时器计时的精确度就可以保证,如果只刷新了一次或几个周期才刷新一次,那第它计时的准确度就很差了.1毫秒分辨率 :1毫秒定时器记录自现用1毫秒定时器启用以来1毫秒定时器间隔的数目。执行定时器指令即开始计时;但是,1毫秒定时器每毫秒更新一次(定时器位及定时器当前值),不与扫描循环同步。换言之,在超过1毫秒的扫描过程中,定时器位和定时器当前值将多次更新。 定时器指令用于打开和复原定时器,如果是TONR定时器,则用于关闭定时器。 因为可在1毫秒内的任意时刻启动定时器,预设值必须设为比最小要求定时器间隔大一个时间间隔。例如,使用1毫秒定时器时,为了保证时间间隔至少为56毫秒,则预设时间值应设为57。 10毫秒分辨率 :10毫秒定时器记录自现用10毫秒定时器启用以来10毫秒定时器间隔的数目。执行定时器指令即开始计时;但是,在每次扫描循环的开始更新10毫秒定时器,其方法是以当前值加上积累的10毫秒间隔的数目(自前一次扫描开始算起)(换言之,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定时器当前值及定时器位保持不变) 因为可在10毫秒内的任意时刻开始定时器,预设值必须设为比最小要求定时器间隔大一个时间间隔。例如,使用10毫秒定时器时,为了保证时间间隔至少为140毫秒,则预设时间值应设为15。 100毫秒分辨率 :100毫秒定时器记录自现用100毫秒定时器上一次更新以来100毫秒定时器间隔的数目。这种定时器的更新方法是在执行定时器指令时以当前值加上积累的100毫秒间隔的数目(自前一次扫描开始算起)。 只有在执行定时器指令时才对100毫秒定时器的当前值进行更新。因此,如果启用了100毫秒定时器但并未对各扫描循环执行定时器指令,则仍不能更新定时器当前值并将丧失时间。同样,如果在单个扫描循环内多次执行100毫秒定时器指令,将向定时器的当前值多次增加100毫秒间隔数,赢得时间。只有在每次扫描循环仅仅执行一次定时器指令时,才应该使用100毫秒定时器。
文章TAG:
每个定时器有多少位每个 定时 定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