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铅酸蓄电池4倍率能放出多少容量

你好!使用4倍率放电电量是额定容量的四分之一。比如你是40安时的电池,4倍率放电放出的电量就是10Q。希望能够帮到你,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采纳后追问!
不可以,因为饮用的纯净水里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导电体,若加入电池中会加速电池自放电,使电池缩短寿命。你可以自制一些蒸溜水的,如用不锈钢锅加热上用玻璃盖所聚集的就可以用。

铅酸蓄电池4倍率能放出多少容量

2,铅酸电池一般可以做到多少c放电

0.2c。蓄电池的充电量一般不小于放出电量的1.2倍,当充电电流保持在1mA/AH左右不再下降时,视为充电终止。单体电池电压(V)2.30充电时间24(h);单体电池电压(V)2.30~2.35充电时间12(h),上述充电时间适用于环境温度25℃,如环境温度降低则充电时间应延长;如环境温度升高则充电时间可缩短。铅酸电池使用注意事项保持充电电流稳定。建议少使用街边的快充,有些快充电流太大,容易损伤电池;不要用手同时触摸两个端钮,以防人体将两极短路;不要用电压表或万用表去测量标准电池的电动势值,因为这种仪表的内阻不够大,会使电池放电电流过大。电池装配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电池组连接线要符合规格要求,接触件应保持清洁,装电池时按极性标示正确装入;新旧电池不要混用,同一种型号但不同电化学类型或牌号的电池不要混用,否则会使一组电池中的一些电池在使用中处于过放电状态,从而增加漏液的可能性。

铅酸电池一般可以做到多少c放电

3,蓄电池的自放电

铅酸蓄电池自放电的原因:生产制造中材料不纯(如含锑过高或其它有害杂质),电解液中含有害杂质(铁、锰、砷、铜等离子),正负极板硫化后极隔板孔隙堵塞,导致铅酸蓄电池内阻消耗增大,都有导致铅酸蓄电池产生自放电的原因,所以,要求电解液必须是专用硫酸,水必须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引起自放电的因素很多,如电解液及极板材料有杂质,引起局部电池效应自放电,隔板破裂,活性物质脱落,蓄电池盖上有浸润性灰尘,电解液或水形成回路自放电。

蓄电池的自放电

4,电动车充满电后为什么会自己放电

原因一:极板上、下部产生电位差,导致电动车电池出现自放电由于目前大多数电动车都是铅酸电池,如果将电池存放一段时间后,硫酸会出现下沉现象,而使极板上、下部出现电位差,导致电池出现自放电,从而使电量流失。由于这是本身的设计问题,对于这点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日常多使用,多充电就可以避免了。原因二:电池质量不过关,电解液杂质过多,加速电池自放电一些电动车用户为了贪便宜,而会去选择一些低价的电动车电池,虽然在初期电池并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差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电池质量不过关,电解液杂质过多,电池自放电的速度被加快,从而导致电量流失。此外,还有一些不法的经销商,会使用翻新电池来冒充新电池,而这样的电池,往往也是杂质过多,电池自放电过快。对于这点,用户在选择新电池,优先检查电池的防伪标,防止选到劣质电池。原因三:极板活性物质脱落,使极板短路,加速电池自放电日常生活中,很多电动车用户喜欢使用快充,或者使用大电流充电,而这会导致极板活性物质附着能力变差,甚至出现脱落的情况,这会使得极板出现短路,加速电池自放电。对于这点,用户需要做到专车专用充电器,不使用大电流充电。原因四:电解液溢出,使正负极柱出现通路,而导致电池自放电由于日常的颠簸行驶,在加上电池的老化,一些电池会出现电解液溢出的情况,而这将使得正负极柱出现通路,从而导致电池自放电。对于这点,用户可以做到少走颠簸路段,以及加强对电池的保养,来避免此类问题。总之,电动车电池出现自放电,一般是由这四大原因引起。对于电动车用户来说,日常加强对电池的保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放电发生的概率。

5,大家电池的自放电是多少我是说充足后的情况

2S,昨天充满4.2,今天玩车,电压:4.17。
不是,用B6充足下来万用表测是4.2,第二天就是4.17了。
我也知道正常,就是不知道一般大家的电池是不是也是自放电到这种程度。。。或一般充足电后放十来个小时会自放电到多少V。。
这不是自放电。锂电的自放电很小很小。充满 用万用表测量4.15V,很正常。原因有3个。1.电池本身压降和质量有差异2.充电器有一定的误差3.再加上万用表也有一定的误差。新电池充满,充电器显示4.20.拿到万用表测量4.15.这种情况多了去了。

6,铅酸电池放电

铅酸电池放电 铅酸电池放电,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种类,很多人对电池可能还不太了解,铅酸电池一般都是用在电动车上的,那么,铅酸电池放电是多少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铅酸电池放电1 铅酸电池每天自放电多少? 一般电池三个月要充电一次,充满电半年就没电了。 铅酸电池每天大约释放1%的电量。但是连接到车上,控制器总是通电的,所以日流量会达到3%以上。 如果是电动三轮车,带水的大电池不一定。不同品牌做工不同,自放电率不同。如果是电动自行车,自放电率很低,但不管用哪辆车,如果长时间不用,就要定期给电池充电,以免过放电后长时间给电池充电。这样的电池容易硫化,对电池的寿命和性能有影响。 VRLA电池在25~45时的自放电率很低,平均日自放电率约为0.1%。温度越低,自放电率越低,所以温度低有利于电池储存。 电池不使用时电量自动减少或消失的现象称为自放电,电池充满电后,一个月内每天昼夜电量减少3%以上,称为故障自放电。铅是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是一种活性金属粉末,在硫酸溶液中发生反应取代氢。这种现象叫铅自溶。 铅酸电池自放电率标准: 在一定时间内测得的电池自放电占总容量的百分比称为“自放电率”。大部分是按月自放电率计算的。比如容量为12Ah的电池组,一个月自放电0.36小时,剩余11.64Ah,则3个月的自放电率为3%。按照行业标准,铅酸电池存放28天的剩余电量应不低于85%。 电池充电后,在储存过程中容量自动下降,称为自放电,也称为电荷保持能力,是指电池处于开路状态时,在一定条件下电池的容量。 额定容量是电池制造时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应该发出的.最小电量,单位为Ah。 但是容量是一定的,如果使用条件不同,电池能放电的容量也会不同。这就涉及到实际能力的概念。一般来说,参数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包括电极板的结构、充放电电流的大小、电解液的温度和密度等。其中充放电电流和温度影响最大。 电池放电电流。一般来说叫放电率,根据蓄电池的放电电流有时间率和电流率。放电时间率是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从放电到终止电压的时间长度。 按照IEC标准,放电率分别为20小时、10小时、5小时、3小时、2小时、1小时、0.5小时,这是问题中提到的10小时的单位概念。电池的额定容量用c表示,不同放电率得到的电池容量会有所不同。而且同样的容量,由于电池的材料和电解液密度不同,HR也会不同。 铅酸电池放电2 所规定的电池放电条件是: ⑴电池放电的电流,一般就是放电率 ⑵放电的终止电压,放电电流不同,终止放电电压也不相同 ⑶放电温度,低温时电池放电容量小,高温时放电容量大,为了统一放电容量就规定了放电温度。 放电率是针对蓄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分别为时间率和电流率。 放电时间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终止电压的时间长短。依据IEC标准,放电率分别为20小时率(20Hr,最常规的一种,电池上标注的一般就是这种)、10小时率(10Hr)、5小时率(5Hr)、3小时率(3Hr)、2小时率(2Hr)、1小时率(1Hr)、0.5小时率(0.5Hr)等等。 电池放电电流不同,所能够放出的容量也不相同,放电电流越大,能够放出的电量越小。 另外,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寿命越短;放电深度越深,电池的寿命也越短。 铅酸蓄电池可以应付短时间的大电流放电,这时候放电深度不深。小电流放电,即便放电深度稍微深一些,电池的寿命影响也不大。最怕连续大电流放电且深度放电。 铅酸电池放电3 通常铅酸电池三个月就要充一次电,充满电半年就没电了。 铅酸电池每天大概释放1%的电量。可是在连接到车上的时候,控制器总是通电的,因此日流量会达到3%以上。 假如是电动三轮车,带水的大电池不一定。而且不同品牌的做工不同,其自放电率也会有所不同。假如是电动自行车,自放电率是比较低的,但是无论是使用哪辆车,要是长时间不使用话,一定要定期给电池进行充电,避免过放电后长时间给电池进行充电。这样的电池就非常容易硫化,从而降低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对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铅酸电池在25~45的时候,其自放电率是非常低的,平均日自放电率大概在0.1%。要是温度越低的话,其自放电率也会越低,因此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电池的存放。 电池在不应用的时候,电量会自动降低或消失的现象叫为自放电,电池在充满电之后,一个月内每天昼夜电量会减少3%以上,这个现象叫作故障自放电。铅作为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是一种活性金属粉末,在硫酸溶液中发生反应会替代氢。这个现象叫做铅自溶。

7,铅酸电池放电问题

铅酸电池放电电压降到10.8V就算放电结束。继续使用将会严重损害电池。12V4Ah,1A电流放电4h,理论上已经放不出电。空载电压会降到10.8V以下。整个过程电池电压从13.2V降到不足10.8V。
如果这组电池有进行过放电,放电到终止电压6-8v,不要放到0v,按照15v恒压充电,恒压的过程可以串一个1-3欧姆,功率大一些的电阻,进行限流。当电压到14v以上,继续充电,如果电池温度不超过50度,应该可以充起来。电压起来能到达15v,又不热,可以继续充24小时。如果温度太高,可能是有单格短路现象,那就不能趁热充下去了。用13.8v浮充,就算3天,也未必能恢复。

8,12v铅酸蓄电池放电的平均电压是多少

铅酘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是随放电电流不同而不同的。其值并不是固定的。假设铅酸电池的标准容量放电电流为C(如容量60AH的电池,C=60A):当放电流I=<0.05C时,单体电池截止电压为 1.9V,12V电池放电截止电压为11.4V;当放电流I=0.1-0.3C时,单体电池截止电压为 1.8V,12V电池放电截止电压为10.8V;当放电流I=0.4-0.5C时,单体电池截止电压为 1.75V,12V电池放电截止电压为10.5V;当放电流I=0.6-3C时,单体电池截止电压为 1.6V,12V电池放电截止电压为9.6V。
你好,12v的铅酸蓄电池放电截止电压一般推荐10v,而放了电的电池电压静止后会有回升,所以没有很精准的电压(指放了电静止后的电压值多少,这个取决于你放电的深度不同而恢复的电压值也不同)。安全电压是指负载时终止的电压值,指这个电压值对电池不会造成过放电,从而影响电池寿命。

9,蓄电池自然放电量每天大概多少

电动车用蓄电池的容量以下列条件表示:◎电解液比值 1.280/20℃◎放电电流 5小时的电流◎放电终止电压 10.5V◎放电中的电解液温度 30±2℃1、放电中电压下降放电时电压比放电前之无负载电压(开路电压)低,理由如下:(1)V=E-I×R V:端子电压(V) I:放电电流(A) E:开路电压(V) R:内部阻抗(Ω) (2)放电时,电解液比重下降,电压也降低。(3)放电时,电池内部阻抗即随之增强,完全充电时若为1倍,则当完全放电时,即会增强2~3倍。用于起动时的电压比用于行走时的电压低,是由于起动时比行走时驱动马达功率大,因此放电流大,则上式的I×R也变大。在容量试验中,放电率与容量的关系如下:5HR放电率,放电终止电压1.7V/单格3HR放电率,放电终止电压1.65V/单格1HR放电率,放电终止电压1.55V/单格电池电压若已达上述电压时,则应停止使用,马上充电。严禁继续放电,放电越深,电瓶内温会升高,则活性物质劣化越严重,进而缩短蓄电池寿命。2、蓄电池温度与容量当蓄电池温度降低,则其容量也会显著减少,理由如下:(A)电解液不易扩散,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B)电解液的阻抗增加,电池电压下降,蓄电池的容量会随蓄电池温度下降而减少。因此:(1)冬季比夏季的使用时间短。(2)特别是使用于冷冻库的蓄电池由于放电量大,而使一天的实际使用时间显著减短。若欲延长使用时间,则在冬季或是进入冷冻库前,应先提高其温度。3、放电量与寿命电池每天反复充放电时,则电池寿命将会因放电量的深浅,而受到影响。4、放电量与比重蓄电池的电解液比重几乎与放电量成比例。因此,根据蓄电池完全放电时的比重及10%放电时的比重,即可推算出蓄电池的放电量。测定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比重是了解放电量的最佳方式。因此,定期的测定使用后的比重,以避免过度放电。测比重的同时,也测量电解液的温度,以20℃所换算出的比重,切勿使其降到80%放电量的数值以下。5、放电状态与内部阻抗内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加大,尤其放电终止时,阻抗最大。主要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内产生电流的不良导体—硫酸铅,及电解液比重的下降,都导致内部阻抗增强,故放电后,务必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状态,则硫酸铅形成稳定的白色结晶后(即硫化现象),即使充电,极板的活性物质也无法恢复原状,这将缩短电瓶的使用年限。6、放电中的温度当电池过度放电,内部阻抗即显著增加,因此蓄电池温度也会上升。放电时的温度高,会提高充电完成时温度。因此,将放电终了时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为最理想。
大概每天放掉总电量的百分之一,也要看你的车况,还有防盗器,有些质量差的防盗器会造成电瓶过量放电
在温度正常。的情况下,自放电的电量可以忽略不计的。
一般在7安培左右。

10,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方程式

充电时:负极反应:PbSO?+2e?=Pb+SO?2?。正极反应:PbSO?+2H?O=PbO?+2e-+4H++SO?2-。放电时:负极反应:Pb-2e+SO?2-=PbSO?。正极反应:PbO?+2e?+4H++SO?2?=PbSO?+2H?O。铅蓄电池的两极是Pb和PbO?,电解质溶液是H?SO?。扩展资料:铅酸蓄电池分类1、普通蓄电池;普通蓄电池的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它的主要优点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缺点是比能低(即每公斤蓄电池存储的电能)、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2、干荷蓄电池:它的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它的主要特点是负极板较高的储电能力,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能在两年内保存所得到的电量,使用时,只需加入电解液,等过20—30分钟就可使用。3、免维护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铅酸蓄电池
充电时:负极反应:PbSO?+2e?=Pb+SO?2?。正极反应:PbSO?+2H?O=PbO?+2e-+4H++SO?2-。放电时:负极反应:Pb-2e+SO?2-=PbSO?。正极反应:PbO?+2e?+4H++SO?2?=PbSO?+2H?O。铅酸电池的基本结构是将二氧化铅和金属铅制成的电极插入到稀硫酸溶液中。它以海绵状的铅作为负极,二氧化铅作为正极,用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它们共同参与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当电路接通时,正极的二氧化铅得到电子变成硫酸铅,而负极的铅失去电子,也变成硫酸铅。当铅和二氧化铅固体都变成硫酸铅后,电池没电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将两边的硫酸铅分别与外加电源相连,在电流的作用下,连接电源正极的硫酸铅失去电子变成二氧化铅,而连接电源负极的硫酸铅得到电子变成铅。也就是说,电池的电量又重新被充满了。扩展资料发展历史: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Gaston Plante)发明了铅酸电池。他于1860年向法国科学院送交样品,这种电池利用两个陶块铅皮,以橡胶片隔开,中间用橡胶条隔开,浸在10%的稀疏酸中。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改变电池的正负极,使电池电压回升。如此反复进行,所得产品能以比当时任何一次电池更大的电流放电。1873年,西门子发明直流发电机,因为这种铅酸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1881年英国物理学家福特采用糊状氧化铅技术,铅的氧化物(一氧化铅或四氧化铅)以稀硫酸合成铅膏,涂在具有许多凹凸面的铅板上,放在稀硫酸中进行电解而形成极板,这样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大容量的极板。1881,英国人色隆(Sellon)发明了铅锑合金板栅,这种板栅与富尔涂粉方法结合,出现了所谓涂膏式极板。这种生产方法简易可行,大大便利于生产。涂膏式极板进一步发展,另外又产生了管式的极板。1882年,格拉斯顿和特拉普提出了双极硫化理论,从此建立了公认的铅蓄电池工作原理;1883年,图德发现在稀硫酸中加腐蚀剂如过氯酸钾等,制成正极板的方法;虽然生产仍比涂膏式复杂,耗铅也多,但寿命特长。1911年,开始生产铅蓄电池。铅酸电池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应用的可再充电池。铅酸蓄电池生产受到两项大的推动力:一是汽车开始用它来做起动、照明、点火三项任务。二是电话业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从此以后铅酸蓄电池用在汽车、摩托车、铁道、矿山、通信等工业,开站稳了脚跟—直到现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铅酸蓄电池
铅蓄电池内的阳极(PbO2)及阴极(Pb)浸到电解液(稀硫酸)中,两极间会产生2V的电力,这是根据铅蓄电池原理,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放电反应)(过氧化铅) (硫酸) (海绵状铅)(阳极) (电解液) (阴极)PbSO4 + 2H2O + PbSO4 ---> PbO2 + 2H2SO4 + Pb (充电反应)(硫酸铅) (水) (硫酸铅)
1,充电时,可能会有少量气体溢出,放电时不会有。2,蓄电池自放电一直存在,而且很小,在充电时,可以忽略其对充电量的影响。3,蓄电池充电量,一般为蓄电池容量的1.2倍。4,充电i,或放电i,如果近似等于自放电的i,那么充电时,等于抵消自放电,无法对蓄电池充电;放电时,安2i计算放电时间。
铅酸电池的放电程式以一定的电流放电至设定的保护电压,比如电动车电池6-DZM-12的,以6A放电至10.5V,应该可以放电2小时。充电程式一般是按3阶段充电,以6-DZM-12为例1`恒流限压,1.8A充电至14.8V2、恒压限流,恒压14.8V限1.8A充电至电流低于0.3A3、浮充,恒压13.8V限0.3A充电3~5小时左右

文章TAG:铅酸电池铅酸电池自放电多少  铅酸蓄电池4倍率能放出多少容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