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电机距离电源多少米才计算电压降一般情况

超过50米。
这要看电机的额定电压是220、380、660、1140或更高,
你好!一般设计,电机距电源不得超过100米如有疑问,请追问。

电机距离电源多少米才计算电压降一般情况

2,电压降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定是不是合格

电压降一般都有一个波动范围,比如说压降3V+/-5%,就是说压降是在3V的上下5%范围内波动,也就是2.85V~3.15V之间。还有一种是3V+/-5mV,也就是2.95V~3.05V之间。等等。

电压降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定是不是合格

3,电缆线的压降

电压损失ΔU﹪=0.56 按你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主要的因数有,电缆每千米的阻值,我这里最用的数据为0.06 还有载流量和距离,电压,另外电缆的电阻测定值是取的20度时的值,主要的因数就是这些。
距离太远线径不够的话,线路压降可能超过允许值,有可能使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通过计算,若能够选用合适的线径,可以使线路压降在允许范围内。

电缆线的压降

4,汽车电压降多少算正常范围

汽车发电机着车后电压的正常范围为“15.3V-12.8V”; 当车辆在空调工作及使用其他电器过多的情况下,发电机电压可能降到12.8V以下,此时车辆从电瓶获取电流,车辆无法向电瓶充电。 着车后电瓶电压基本等于发电机电压,就差一个从发电机到电瓶的线损电压; 没着车的情况下,电瓶电压正常范围为13.8V-12.8V。

5,一段线路长670米电压是220V末端负荷是10千瓦用多少平方的铝

朋友,你那供电线路长670米,电压是220V,末端负荷是10千瓦用,那么你至少要用6平方的铜芯线才可以,该段线路的电压降是3--5伏左右。
应该用变压器。 如果用220V送电,概算一下,假设电压降不大于20V,10KW按50A电流计算,线路电阻不得大于0.4Ω,线长约1300米,则需铜线60平方、铝线100平方以上。(电阻率铜线按0.02、铝线按0.03计算。精确计算需考虑负载性质、功率因数、环境温度等因素)
电压降小于3%

6,一百六十千瓦电机启动的时候电压下降多少合适

电压下降为10%.电机启动时由于没有反电动势,使得电流完全是由内阻大小决定,因此电流非常大,短时间内拉低电压是非常正常的。电机在启动时电流可以达到电机额定电流的6倍,这么大的电流流过线路导线会由于导线存在电阻而产生压降。如果变压器容量不够大的话,在变压器的内阻上也要产生压降。所以对于大电机启动对线路和变压器容量有一定的要求,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产生大的压降而引起线路电压的波动。

7,205平方的软铜线12V传输100米后电压降是多少呢

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任何改变,R=ρL/S,ρ为导线的电阻率,铜线的电阻率为1.75 ×10-8(Ω m),可以计算出100米导线的电阻,由此可计算导线的电阻极小,根据U=IR,则电压降也很小
你好!到终端电压会有一定的低落,如用一两个摄像头还可以,太多了恐怕不行,如应对较多的摄像头,电压可预调高出1~2V,调试时再进一步调整。建议多用几个开关电源,就地稳压使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问题缺电流数值,假设实际使用电流为I,则,导线电阻R=0.0175*100*2/0.5=7欧,电压降U=I*R,肯定相当大,不能用这么细的线,提高电压是不妥的,线路电流是变化的,很容易损坏。

8,1000米95平方毫米的电缆功率是200KW 请问电压降是多少 最好有计算

1、电缆是铜芯还是铝芯的要搞清楚;2、电压是多少,200KW估计应该是10kv首先,铜芯电缆的电阻率是每米每平方/0.018欧(铝线是0.028欧)公式是:R=0.018*电缆长度(米)/电缆截面所以你的电缆电阻=0.018*1000/95=0.19欧你的设备功率在200KW的时候,电流为:200/1.732(根号3)/10(KV)/0.8(功率因数)=14A最后:电压降=电流*电阻=14*0.19=2.66V如果你是0.4KV的线路,只需把10换成0.4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是0.4KV的话,你的电缆截面积又不够,如果你是10KV线路的话,电缆截面积选择又过大了
200kw配置95平方电缆就是一个错误,很容易烧线,我估算至少是20v

9,起重机滑触线电压降的允许范围

端电压不得低于额定电压的95%,三相380V允许电压降为380*5%=19V。 要计算你的滑线大小和长短是否合适需提供你的起重机功率和滑线的平方数,电压降根据下列条件计算: 1、 导线温度70~90℃; 2、 环境温度40℃; 3、 电缆排列(单芯); S=2D 4、 功率因数: cosθ=0.8; 5、 末端允许降压降百分数≤5% 6、 Vd代表电压降: Vd=K x I x L x V0(v) I:工作电流或计算电流(A) L:线路长度 (m) V0:表内电压(V/A.m) K:三相四线 K=√3 三相时允许电压降:Vd=380V x 5%=19V 7、 主电缆允许长度计算公式:三相L=19/√3 x I x V0 8、 例:主电缆70mm2,计算电流220A, 电压降V0=0.36 X 10-3V/A.m 三相允许长度L=19/√3 x 200 x 0.36 x 10-3=130m更多详情请点击"查看原帖"

10,电压降怎么算

分别测量电线和用电器的内阻。把电线和用电器当成串联电路,用欧姆定律计算。
电压降的估算1.用途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2.口诀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①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②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③3.说明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备。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口诀主要列出估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当负荷矩较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单位就是“千瓦.米”。对于放射式线路,负荷矩的计算很简单。如下图1,负荷矩便是20*30=600千瓦.米。但如图2的树干式线路,便麻烦些。对于其中5千瓦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况把它分成三段。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因此负荷矩为: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第二段:5*(8+5)=65千瓦.米第三段:10*5=50千瓦.米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米下面对口诀进行说明: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接着提出一个基准数据:2.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力率为1),每20“千瓦.米”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这就是口诀中的“2.5铝线20—1”。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其余截面照些类推。当电压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数值时,例如36伏,则显灰出36伏相当于220伏的1/6。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55千瓦.米。即是说,36伏时,每0.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电压降低平方低”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压更高的情况。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为220伏的1.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7的平方=58千瓦.米。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都是对照基准数据“2.5铝线20—1”而言的。【例1】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由于76是20的3.8倍(76/20=3.8),因此电压损失为3.8%。【例2】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220伏1千瓦的单相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5比较,截面增大为1.6倍(4/2.5=1.6),因此负荷矩增为20*1.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最后计算80/32=2.5,即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5%。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衡的。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如果单相为220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0伏,即380/220伏。)同样是2.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7,如“2.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7=34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例3】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2,即电压损失为2.2%。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7)=1.5,电压损失为1.5%。【例4】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千瓦的三相电炉。电压损失估算是:先算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最后1800/2400=0.75,即电压损失为0.75%。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比上面的更复杂。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有关。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再“增加0.2至1”,这是指增加0.2至1倍,即再乘1.2至2。这可根据截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6,150平方毫米可乘2。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导线略为增大(在0.2以内)。【例5】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5的6.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4*6=768千瓦.米600/768=0.8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8%。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因此应增加一些。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2,估算为0.8*1.2=0.96,可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以上就是电压损失的估算方法。最后再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一、线路上电压损失大到多少质量就不好?一般以7~8%为原则。(较严格的说法是:电压损失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准(如380/220伏),允许低于这额定电压的5%(照明为2.5%)。但是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端的电压规定又比额定电压高5%(400/230伏),因此从变压器开始至用电设备的整个线路中,理论上共可损失5%+5%=10%,但通常却只允许7~8%。这是因为还要扣除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失以及变压器力率低的影响的缘故。)不过这7~8%是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开始至计算的那个用电设备为止的全部线路。它通常包括有户外架空线、户内干线、支线等线段。应当是各段结果相加,全部约7~8%。二、估算电压损失是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防止将来使用时出现电压质量不佳的现象。由于影响计算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如计算干线负荷的准确性,变压器电源侧电压的稳定性等),因此,对计算要求很精确意义不大,只要大体上胸中有数就可以了。比如截面相比的关系也可简化为4比2.5为1.5倍,6比2.5为2.5倍,16比2.5倍为6倍。这样计算会更方便些。三、在估算电动机线路电压损失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估算电动机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这是若损失太大,电动机便不能直接起动。由于起动时的电流大,力率低,一般规定起动时的电压损失可达15%。这种起动时的电压损失计算更为复杂,但可用上述口诀介绍的计算结果判断,一般截面25平方毫米以内的铝线若符合5%的要求,也可符合直接起动的要求:35、5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3.5%以内,也可满足;70、95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2.5%以内,也可满足;而12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1.5以内。才可满足。这3.5%,2.5%,1.5.%刚好是5%的七、五、三折,因此可以简单记为:“35以上,七、五、三折”。四、假如在使用中确实发现电压损失太大,影响用电质量,可以减少负荷(将一部分负荷转移到别的较轻的线路,或另外增加一回路),或者将部分线段的截面增大(最好增大前面的干线)来解决。对于电动机线路,也可以改用电缆来减少电压损失。当电动机无法直接启动时,除了上述解决办法外,还可以采用降压起动设备(如星-三角起动器或自耦减压起动器等)来解决

文章TAG:电压降是多少合适电压  电压降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