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51单片机的上拉电阻一般多大

50k - 100k
4.7-10k都可以的

51单片机的上拉电阻一般多大

2,能告诉我单片机 常用的电阻大小有哪些么

5.1K,10K最常用,用作上拉或下拉。驱动发光管用330欧作限流电阻。

能告诉我单片机 常用的电阻大小有哪些么

3,能告诉我单片机 常用的电阻大小有哪些么

5.1K,10K最常用,用作上拉或下拉。驱动发光管用330欧作限流电阻。
10K4.7K200
最常用的电阻: 560 1k 2k 4.7k 10k

能告诉我单片机 常用的电阻大小有哪些么

4,单片机常用阻值电阻

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1]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单片机技术就已经发展起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目前该技术的实践应用日渐成熟,单片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单片机在智能电子技术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单片机的发展进入到新的时期,无论是自动测量还是智能仪表的实践,都能看到单片机技术的身影。当前工业发展进程中,电子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工业生产中人们将电子信息技术成功运用,让电子信息技术与单片机技术相融合,有效提高了单片机应用效果。作为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单片机技术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丰富了电子产品的功能,也为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出路,实现了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创新与发展。[2]单片机也被称为单片微控器,属于一种集成式电路芯片。在单片机中主要包含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等,多样化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能够让单片机完成各项复杂的运算,无论是对运算符号进行控制,还是对系统下达运算指令都能通过单片机完成。 由此可见,单片机凭借着强大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计算功能可以在智能电子设备中充分应用。简单地说,单片机就是一块芯片,这块芯片组成了一个系统,通过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将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集成到芯片中,实现对数据的高速化处理。[2]

5,单片机P1口逻辑结构上拉电阻大概是多少

p1口是不用上拉电阻的,只有p0口要用,因为他是开漏机构,上拉电阻要10k吧 祝你好运!
at89s51单片机p1口的输出电流通常为10-20ma,上拉电阻可增强输出电流。
上拉电阻一般为10K,小的也可以比如5.6K,大点也行比如100K!

6,单片机正负极电阻多大正常

单片机最小系统,通俗来讲,就是使单片机能够工作起来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最小系统(可以理解为最小组成单元)单片机永远也不能正常运行。那么最小系统电路由哪几部分构成呢?首先我们给出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原理图如下:  如图中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单片机最小系统一共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电源电路:图中标记为 1 的部分,通俗来讲,电源电路就是给单片机提供电能,在电子电路中,电源是电路工作必备的要素之一。电源由 VCC(电源正极)和 GND(电源负极,或叫“电源地”、“地”, GND 是英文 ground 的缩写)构成,VCC 接单片机的 40 号管脚,GND 接单片机的 20 号管脚。需要注意的是:单片机电源电压的选取不是图中固定的 5V,在设计时应查阅所选取单片机的 datasheet(数据手册)。晶振电路:图中标记为 2 的部分,晶振电路又称时钟电路。在 51 单片机中,一般情况下晶振电路由晶振 Y1 和电容 C2、C3 构成,电路连接如图中所示。这里讲一下什么是晶振,即晶体振荡器,他可以产生固定频率的信号,我们知道,频率又与时钟(即时间周期 T)有对应关系 f = 1/T,这就是晶振电路又称时钟电路的由来。晶振电路的作用就是给单片机内部提供固定的时钟信号,单片机的工作都是基于这个时钟信号的步伐进行工作,让单片机有序运行。其中电容 C2、 C3 的作用是给晶振 Y1 起振,C1、C2 称为起振电容,即保证晶振能够稳定振荡起来,其容值的大小应灵活参考所选取单片机的 datasheet。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中,晶振电路应尽可能的靠近晶振电路的管脚(如图中所示单片机的晶振电路管脚是 18 号、19 号管脚),起振电容也应尽可能靠近晶振 Y1。复位电路:图中标记为 3 的部分,有极性电容 C1 正极接电源, C1 负极接单片机的 9 号管脚(RST 复位脚),1K 电阻一端接 9 号管脚,一端接地。就是通过这个1k,就可以让单片机一开始供电的时候,单片机自动复位,使单片机从初始位置开始执行程序,这个就是复位的概念。

7,单片机开发板 电阻阻值

板子上的电阻各种阻值的都有单片机输出接三极管的限流电阻一般2.2k~10k输出接发光二极管的限流330~680欧输入上拉电阻,5.1K~22k
数字电路很少用电阻。有时输入端需要高电平、低电平信号,用电阻接电源、接地,10K、1K 合适。低阻值的用在 LED 限流之类的地方。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8,单片机电源限流电阻

限流电阻用4.7K或者10K其实并不是不执行那条语句,已经执行了,而是你单步的时候没有跟踪进去。
自己算一下电流,I=V/R
你想把这个限流电阻放在那里呢?单片机发热是电流太大了。输入单片机的电流大小是跟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的总负载有关。所以应该是单片机的IO口及其外围电路连接处电流过大,引起单片机电流过大而发热。所以如果你是要给整个单片机限流,那你加限流电阻是没用的。除非是单片机的IO口上加个限流电阻。这就要看这个IO口现在接的负载的等效电阻是多大,而且告诉你51单片机的单个IO口输出最好不要超过3mA。照着楼上的公式算吧
像普通的led,无论草帽(透镜)的,还是0805贴片的,高亮/非高亮的。一般来说5ma是很安全的,10ma短时间无问题。电阻=(电源电压-led正向压降)/电流如果电压取5v,红色正向压降约1.8v,电流取5ma此时应取640欧电阻。

9,单片机 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用于开漏或者开集电极输出的IO口。以开集电极输出IO口为例,其单片机内为一个三极管,C极直接接于IO口。IO口要输出高电平时候,此三极管截止,如无上拉电阻,就会呈现高阻态,用表测量无电压。上拉电阻要在此IO口输出低电平时满足IO口内三极管的灌电流要求,如阻值太小,三极管可能会处于放大状态。上拉电阻在此IO口处于高电平状态时,又是下一级的驱动电阻,太大的话对外驱动能力又有限。
用节点法去算算大体是多少,不同的电路都不一样的....
上拉电阻就是在管脚旁边增加一个电源和电阻的并联,其实是种并联联合驱动,当然大了。高,更高,低,拉的更低。
1、51单片机p2上拉电阻不需设置,输出时自动有效。avr的上拉是要设置的。2、51的io口高电平输出能力极弱。仅有0.08ma.完全不足以直接驱动数码管。其他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大多也有类似问题。建议采用低电平也就是灌电流驱动,能力不够时用pnp三极管协助。
如果是准双向IO的不能直接驱动数码管,要加三极管或其它电路, 如果是输出是互补型的不用加其它电路可以直接驱动数码管; 总之不能用上拉电阻的方式来驱动数码管

文章TAG:单片机自身电阻多少单片机  自身  电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