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路中 hz 是什么意思换有 1h 2cp2appf

hz是赫兹的意思,就是频率 pf是电容的单位,另外两个就不知道了
电路中hZ一叫周波,1h一叫1小时,,2CP,2aP一是二极管型号。pf是电容的単位!

电路中 hz 是什么意思换有 1h 2cp2appf

2,电磁振荡的单位 1FFpF 1HmHH

1F=10^(-6)μF=(-10^12)pF 1H=10^(3-)mH=10^(-6)μH T是秒 ,L是H,C是库仑

电磁振荡的单位 1FFpF 1HmHH

3,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一度=1KWH=1000W*1h=1000J/S*3600S=3600000J=3600KJ
P=UI 一度=1KWH=1000W*1h=1000J/S*3600S=3600000J=3600KJ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4,1H等于多大单位

电感的单位进制换算:1H=10^3mH=10^6μH=10^9nH。电容的单位进制换算: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当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磁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变化的磁场可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感生电动势),电动势用以表示有源元件理想电源的端电压。扩展资料:在交流电路中,因为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变化的。而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是有时间的,这个时候,在极板间形成变化的电场,而这个电场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实际上,电流是通过电场的形式在电容器间通过的。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都是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为击穿电压。电容也不例外,电容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不过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

5,千瓦时是什么的单位 平常称为什么1千瓦时的电能等于多少焦

(1)千瓦时(kwh)是电功单位,也可以说成电能单位 (2)1千瓦时=1000瓦*1小时=1000瓦*3600秒=3600000J,你可以自己换成科学计数法。 (3)30分钟=0.5小时,500瓦=0.5千瓦,所以W=0.5KW*0.5h=0.25kwh (4)w=1kwh=0.1kw*t,得t=1/0.1=10小时 (5)w=1kwh=p*1h,得p=1kw=1000w

6,电感单位换算

电感的基本单位为:亨(H) ,换算单位有:1H=1000mH,1H=1000000uH,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电容的单位是法,换算:1F=1000000uF, 1uF=1000nF=1000000pF。扩展资料:按照法拉第定律,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率成正比,比例系数L称为自感系数,简称自感,又称电感。参数电感线圈的电感量L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结构及绕制方法等因素。电感线圈的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越大;线圈内有磁心的比无磁心的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电感量也越大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例如.应用于短波波段的谐振回路,其电感线圈的电感量为几个微亨:而应用于中波波段的谐振回路,其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则为数千微亨;在电源滤波中.电感线圈的电感量高达1 - 30H 。由于电感是由美国的科学家约瑟夫·亨利发现的,所以电感的单位就是“亨利”。电感符号:L 。电感单位:亨 (H)、毫亨(mH)、微亨 (μH)、纳亨(nH),他们的换算关系为:1H=1000mH=10^6μH=10^9nH。换算:数值X10的n次方如103 即为10X10的三次方nh 为10μh除此外还有一般电感和精密电感之分如下图:精密电感 一般电感符号 F G J K L M误差 1% 2% 5% 10% 15% 20%如100M 即为10μH 误差20%定义按照法拉第定律,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率成正比,比例系数L称为自感系数,简称自感,又称电感。[1]参数电感线圈的电感量L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圈数、结构及绕制方法等因素。电感线圈的圈数越多,绕制的线圈越密集,电感量越大;线圈内有磁心的比无磁心的大,磁心导磁率越大,电感量也越大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也不同例如.应用于短波波段的谐振回路,其电感线圈的电感量为几个微亨:而应用于中波波段的谐振回路,其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则为数千微亨;在电源滤波中.电感线圈的电感量高达1 - 30H 。计算公式: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圈数 = [电感量* 圈数 = [8.116 *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D------线圈直径N------线圈匝数d-----线径H----线圈高度W----线圈宽度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l=(0.01*D*N*N)/(L/D+0.44)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线圈直径 D单位: cm线圈匝数 N单位: 匝线圈长度 L单位: cm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l=25330.3/[(f0*f0)*c]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L=N2.AL L= 电感值(H)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AL= 感应系数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l= 磁路长度(cm)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L=33.(5.5)2=998.25nH≒1μH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L=(k*μ0*μs*N2*S)/l其中μ0 为真空磁导率=4π*10(-7)。(10的负七次方)μs 为线圈内部磁芯的相对磁导率,空心线圈时μs=1N2 为线圈圈数的平方S 线圈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l 线圈的长度, 单位为米k 系数,取决于线圈的半径(R)与长度(l)的比值。计算出的电感量的单位为亨利(H)。

7,电感 电容的单位进制换算是什么

电阻:1MΩ(兆欧)=1000KΩ(千欧)=1000,000Ω(欧姆) 电容:1F(法拉)=1000mF(毫法)=1000,000μF(微法)=1000,000,000nF(纳法)=1000,000,000,000pF(皮法) 电感:1H=1000mH(毫亨),=1000,000uH(微亨)=1000,000,000nH(纳亨)=1000,000,000,000pH(皮亨) 频率:1MHZ=1024KHZ.1KHZ=1024HZ..(计算机CPU等) 频率:1MHZ=1000KHZ.1KHZ=1000HZ..(电磁波,机械波等)
电感较常用的单位有h、mh、h,换算关系为1h=1000mh,1mh=1000μh;电容较常用的单位有f、μf、nf、pf,换算关系为1f=1000000μf,1μf=1000nf=1000000pf。电容一般不用mf这个单位。
电感单位是H,mH,μH,nH,pH电容单位是F,mF,μF,nF,pF两者之间不能换算

8,电感电容单位进制转换是什么

电阻:1M?空心的树吗? = 1000K?非? = 1000,000?将旋转?电容:1F(法拉)= 1000mF(毫法)= 1000,000?微)= 1000,000,000 NF(纳法)= 1000,000,000,000 PF(皮法)电感:1H = 1000MH(MH)= 1000,000 UH(微亨)= 1000,000,000 NH(NH)= 1000,000,000,000 pH值(Piheng )频率:1MHZ = 1024KHZ.1KHZ = 1024Hz的.. (电脑CPU等)频率:1MHZ = 1000KHZ.1KHZ = 1000HZ .. (电磁,机械波,等。)
电感、电容的单位进制换算如下:1、电感:1h=10^3mh=10^6μh=10^9nh。2、电容: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电容是由两块金属电极之间夹一层绝缘电介质构成。当在两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存储电荷,所以电容器是储能元件。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由电容器的极板和电介质组成 。

9,胆电容用什么单位表示呢它的符号是什么呢

钽电容=CA铌电容=CN 其作用性能两者相同. 符号标注同一般电解电容一样标出,(+ -)只是在电路图中标注有;CA 或 CN提示. 主要是漏电小,容量较稳定
电 感: 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如果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用φ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感用l表示,那么 电感的单位是亨(h),也常用毫亨(mh)或微亨(uh)做单位。1h=1000mh,1h=1000000uh。 电 阻: 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做电阻。电阻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ω),也常用千欧(kω)或者兆欧(mω)做单位。1kω=1000ω,1mω=1000000ω。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决定。 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测量的时候,要选择电表指针接近偏转一半的欧姆档。如果电阻在电路中,要把电阻的一头烫开后再测量。 电 容: 电容是衡量导体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在两个相互绝缘的导体上,加上一定的电压,它们就会储存一定的电量。其中一个导体储存着正电荷,另一个导体储存着大小相等的负电荷。加上的电压越大,储存的电量就越多。储存的电量和加上的电压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电容。如果电压用u表示,电量用q表示,电容用c表示,那么 电容的单位是法(f),也常用微法(uf)或者微微法(pf)做单位。1f=10 6 uf,1f=10 12 pf。

10,电功率所有公式

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U1:U2=R1:R2。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W1:W2=R1:R2=U1:U2。P1:P2=R1:R2=U1:U2。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扩展资料:(1)电灯泡上看铭牌:电灯泡上常标有“PZ220-25”字样,"PZ"表示拼音“普照”即普通照明,220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25表示额定功率是25W(按实际功率定)。我们使用各种用电器一定要注意它的额定电压,只有在额定电压下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低,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低,不能正常工作,灯泡亮度较暗。实际电压偏高,实际功率就要大,长期使用会影响用电器的寿命,还可能烧坏用电器。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2)“千瓦时”的来历:前面我们曾经提到“千瓦时”这个单位,此时此刻可以知道它的由来了。由于功率等于1秒内所消耗的能,也就是P=W/t,把这个式子变形后得到W=Pt。W就是t这段时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式中W、P、t依旧是焦、瓦、秒。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电功率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第四部分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 = U / 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 / 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第五部分 电功率 一、电能 1、电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2、电能用W表示,常用单位是千瓦时(KWh),在物理学中能量的通用单位是焦耳(J),简称焦。1KWh = 3.6 106J。 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4、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实质上,电功就是电能,也用W表示,通用单位也是焦耳,常用单位是千瓦时。 二、电功率 1、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常用单位有千瓦(KW)。1KW = 103W 1马力 = 735瓦。电功率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用电器在1秒内消耗的电能。 2、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P = W / t 在使用时,单位要统一,单位有两种可用:(1)、电功率用瓦(W),电能用焦耳(J),时间用秒(S);(2)、电功率用千瓦(KW),电能用千瓦时(KWh,度),时间用小时(h)。 3、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4、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 = I 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5、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或者说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与测电阻的电路图一样。 2、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四、电和热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2、根据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可以得到: P = I2 R 这个公式表示: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4、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根据公式 I = P / U 可知,家庭电路电压一定时,电功率越大,电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电路中:A、不要同时使用很多大功率用电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电器;C、不要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而且保险丝应该在可用范围内尽量使用细一些的。 五、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 公 式 单位 测量仪器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符号) ( 符号) 电功(W) W=UIt 焦耳(J) 电能表 W=W1+W2 W=W1+W2 W1: W2= R1: R2 W1: W2= : R2 : R1 电功率(P) P = W /t 瓦特(W) 电流表 P=P1+P2 P=P1+P2 P=UI 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P1: P2= R1: R2 P1: P2= R2 : R1 (伏安法) 电热 Q=I2Rt 焦耳(J) Q=Q1+Q2 Q=Q1+Q2 (Q) Q1: Q2=R1: R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P=IU,俗称万能公式,即什么时候都可以用; P=I^2*R,电路中电流相等或计算电热时用; P=U^2/R,电路中电压相等时用。
P=W/T P=UI P=U2/R P=I2R
P=UIP=U*U/RP=I*I*R

文章TAG:1H等于多少pf等于  多少  电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