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硅胶盛腾捏合机可以做70度的混炼胶吗

可以,选用电加热捏合机
或许可以。

1000硅胶盛腾捏合机可以做70度的混炼胶吗

2,关于橡胶配方的问题

天然橡胶(100)是橡胶质量份;硫化胶物性是产品硫化成品需要达到物化性能,专业检测试验室进行准确测量!买回这些材料需要密炼、开练混料最后做成混炼胶,进行硫化使用!塑炼工艺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乙丙橡胶的分子主链是饱和结构,塑炼难以引起分子的裂解,因此要选择门尼粘度低的品种而不用塑炼。丁腈橡胶可塑度小,韧性大,塑炼时生热大。开炼时要采用低温40℃以下、小辊距、低容量以及分段塑炼,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2.2混炼工艺混炼是指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均匀的混到生胶种的过程。混炼的质量是对胶料的进一步加工和成品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即使配方很好的胶料,如果混炼不好,也就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度过高或过低,易焦烧、喷霜等,使压延、压出、涂胶和硫化等工艺不能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导致制品性能下降。混炼方法通常分为开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两种。这两种方法都是间歇式混炼,这是目前最广泛的方法。开炼机的混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包辊(加入生胶的软化阶段)、吃粉(加入粉剂的混合阶段)和翻炼(吃粉后使生胶和配合剂均达到均匀分散的阶段)。开炼机混胶依胶料种类、用途、性能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不同。混炼中要注意加胶量、加料顺序、辊距、辊温、混炼时间、辊筒的转速和速比等各种因素。既不能混炼不足,又不能过炼。密炼机混炼分为三个阶段,即湿润、分散和涅炼、密炼机混炼石在高温加压下进行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一段混炼法和两段混炼法。一段混炼法是指经密炼机一次完成混炼,然后压片得混炼胶的方法。他适用于全天然橡胶或掺有合成橡胶不超过50%的胶料,在一段混炼操作中,常采用分批逐步加料法,为使胶料不至于剧烈升高,一般采用慢速密炼机,也可以采用双速密炼机,加入硫磺时的温度必须低于100℃。其加料顺序为生胶—小料—补强剂—填充剂—油类软化剂—排料—冷却—加硫磺及超促进剂。两段混炼法是指两次通过密炼机混炼压片制成混炼胶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橡胶含量超过50%得胶料,可以避免一段混炼法过程中混炼时间长、胶料温度高的缺点。第一阶段混炼与一段混炼法一样,只是不加硫化和活性大的促进剂,一段混炼完后下片冷却,停放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进行第二段混炼。混炼均匀后排料到压片机上再加硫化剂,翻炼后下片。分段混炼法每次炼胶时间较短,混炼温度较低,配合剂分散更均匀,胶料质量高。百度搜索:李秀权工作室!

关于橡胶配方的问题

3,炼胶机炼胶辊温度有办法快速降温吗忘高手赐教 摩擦材料素

把滚筒冷却水管压力加大加粗问题解决了!
没有

炼胶机炼胶辊温度有办法快速降温吗忘高手赐教 摩擦材料素

4,一般炼胶机的辊温是多少

温度可以调节的,普通硅橡胶就是常温到250度,炼胶的时候就170/180这样子吧,像塑料的产品需求则要可能250度以上的温度了,有些炼胶机是可以调节温度的东莞市桥联机械吴彩青

5,胶料混炼在开炼机上加入硫化剂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胶料的温度

胶料混炼在开炼机上加入硫化剂时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胶料的温度橡胶混炼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配合剂在生胶中均匀分散的过程,粒状配合剂呈分散相,生胶呈连续相。在混炼过程中,橡胶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配合剂聚集状态均发生变化。通过混炼,橡胶与配合剂起了物理及化学作用,形成了新的结构。混炼胶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特性的分散体系。由于生胶的粘度很高,为使配合剂渗入生胶中并在其中均匀混合和分散,必须借助于炼胶机的强烈机械剪切作用。混炼工艺依所用炼胶机的类型而异。炼胶机主要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类。较新型的混炼机是螺杆传递式装置,可节省能源和占地面积,能减轻劳动强度,并且便于连续化生产。 橡胶在开放式炼胶机(见彩图)两个旋转辊筒的间隙中,反复受到剪切作用,靠手工操作控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①生胶加热。即将已塑炼的生胶在机上再次重炼,加热软化,并加入其他聚合物共混。②加配合剂。一般先加软化剂、硬脂酸等,然后加入粉料和炭黑等(炭黑也可预先和部分生胶先单独混为母炼胶)。硫磺一般在混炼的最后,或在胶料经停放后,于第二次重炼时再加入。③混炼均匀和下片。当所有配合剂添加完毕后,应再继续翻炼,使混合均匀,然后卸下胶片。
预混胶

6,橡胶密炼机怎么让分散均匀

1、混炼的目的 为了提高橡胶产品使用性能,改进橡胶工艺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各种配合剂。混炼就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生胶与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合的过程。 混炼不良,胶料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度过低或过高、焦烧、喷霜等到现象,使后续工序难以正常进行,并导致成品性能下降。控制混炼胶质量对保持半成品和成品性能有着重要意义。通常采用检查项目有:1、目测或显微镜观察;2、测定可塑度;3、测定比重;4、测定硬度;5、温室物理机械性能和进行化学分析等。进行这些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胶料中的配合剂分散是否良好,有无漏加和错加,以及操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2、混炼理论 由于生胶粘度很高,为使各种配合剂均匀混入和分散,必须借助炼胶机的强烈机械作用进行混炼。 各种配合剂,由于其表面性质的不同,它们对橡胶的活性也各不一致。按表面特性,配合剂一般可分为二类:一类具有亲水性,如碳酸盐、陶土、氧化锌、锌钡白等;另一类具有疏水性,如各种炭黑等。前者表面特性与生胶不同,因此不易被橡胶润湿;后者表面特性与生胶相近,易被橡胶润湿。为获得良好混炼效果,对亲水性配合剂的表面须加以化学改性,以提高它们与橡胶作用的活性,使用表面活性剂即可起到此种作用。表面活性剂大多为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的分子结构。其中常含有—OH、—NH2、—COOH、—NO2、—NO或—SH等极性基团,具有未饱和剩余化合价,有亲水性,能产生很强的水合作用;另外,它们分子结构中还有非极性长链或苯环式烃基,具有疏水性。因而当表面活性剂起着配合剂与橡胶之间的媒介作用,提高了配合剂在橡胶中的混炼效果。表活性剂还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它们能稳定已分散的配合剂粒子在胶料中的分散状态,不致聚集基结团,从而提高了胶料的稳定性。 判断一种生胶混炼性能的优劣,常以炭黑被混炼到均匀分散所需时间来衡量.生胶分子量分布的宽窄对混炼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炭黑在橡胶中分散的因素除橡胶本身外,还有炭黑粒子的大小,结构和表面活性等有关,因而炭黑粒子愈细,在橡胶中的分散就愈困难,高结构炭黑的空隙大,在混炼钢初期形成的包容胶浓度低而粘度大,在随后的混炼中产生较大的剪应力,因而更易分散。3、混炼工艺 目前,混炼工艺按其使用的设备,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开放式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1)、开放式炼胶机混炼 在炼胶机上先将橡胶压软,然后按一定顺序加入各种配合剂,经多次反复捣胶压炼,采用小辊距薄通法,使橡胶与配合剂互相混合以得到均匀的混炼胶。加料顺序对混炼操作和胶料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胶料,根据所用原材料的特殊性点,采用一定的加料顺序。通常加料顺序为:生胶(或塑炼胶)——小料(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等)——液体软化剂——补强剂、填充剂——硫黄。 生产中,常把个别配合剂与橡胶混炼以做成母炼胶,如促进剂母炼胶,或把软化剂配成膏状,再用母炼胶按比例配料,然后进行混炼。这样可以提高混炼的均匀性,减少粉剂飞扬,提高生产效率。开放式炼胶机混炼的缺点是粉剂飞扬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规模也比较小;优点是适合混炼的胶料品种多或制造特殊胶料。2)、密炼机混炼密炼机混炼一般要和压片机配合使用,先把生胶配合剂按一定顺序投入密炼机的混炼室内,使之相互混合均匀后,排胶于压片机上压成片,并使胶料温度降低(不高于100℃),然后再加入硫化剂和需低温加入的配合剂,通过捣胶装置或人工捣胶反复压炼,以混炼均匀,经密炼机和压片机一次混炼钢就得到均匀的混炼胶的方法叫做一段混炼法。 有些胶料如氯丁胶料,顺丁胶料经密炼机混炼后,于压片机下片冷却,并停放一定时间,再次回到密炼机上进行混炼,然后再在压片机上加入硫化剂,超促进剂等,并使其均匀分散,得到均匀的混炼胶,这种混炼方法叫做二段混炼。密炼机的加料顺序一般为:生胶——小料(包括促进剂、活性剂、防老剂等)——填料、补强剂——液体增塑剂。要得到质量好的混炼胶,应根据胶料性质来决定合适的容量,加料顺序以及混炼的时间、温度、上顶栓的压力等工艺条件。有些胶料采用密炼机混炼,可把塑炼和混炼工艺合并进行。经验证明,天然胶采用密炼机进行一段混炼效果较好。此法简化了生产工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率。但如在配方中使用大量难于在橡胶中均匀分散的配合剂时,则不宜采用此法,仍需用塑炼胶进行混炼,以免发生混炼不均现象。密炼机混炼与开放式炼胶机混炼相比,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混炼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此外,因混炼室为密闭的,减少了粉剂的飞扬。除上述两种混炼方法外,目前还有一种新的螺杆混炼机(传递式混炼机)混炼法,其特点是连续混炼,生产效率高。可使混炼与压延、压出联动力,便于实现自动化。3)、几种橡胶的混炼特性a、天然胶天然胶受机械捏炼时,塑性增加很快,发热量比合成胶小,配合剂易于分散。加料顺序对配合剂分散程度的影响不像合成胶那样显著,但混炼时间长,对胶料性能的影响比合成胶大。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辊温一般为50~60℃左右)。用密炼机时多采用一段混炼法。b、丁苯胶混炼时生热大,升温快,混炼温度应比天然胶低。丁苯胶对粉剂的湿润能力较差,故粉剂难于分散,所以混炼时间要比天然胶长,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需加薄通次数。用密炼机混炼,可采用二段混炼法,硫化剂,超促进剂在第二段的压片机中加入,由于丁苯胶在高温下容易结聚,因此密炼机混炼时需注意控制温度一般排胶温度不宜超过130℃。c、氯丁胶氯丁胶的物理状态随温度而变化。通用型氯丁胶在常温下至70℃时为弹性态,容易包辊,混炼时配合剂易于分散,温度升高到70~94℃呈粒状,并出现粘辊现象而不能进行塑炼、混炼、压延等工艺;温度继续升高而呈塑性态时,显得非常柔软而没有弹性,配合剂也很难均匀分散。采用开放式炼胶机混炼时,辊温一般在40~50℃范围内,温度高则易粘辊。加料时先加入氧化镁后加入氧化锌,这可避免焦烧。当氯丁胶中掺入10%的天然胶或顺丁胶时,能改善工艺性能。用密炼机混炼时,可采用二段混炼,操作更安全。氧化锌在第二段混炼的压片机上加入。氯丁胶混炼时,温度高则容易出现粘辊和焦烧的毛病。因此,操作时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d、两种或两种以上橡胶并用 若配方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和橡胶,其混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橡胶各自塑炼,使其可塑性相近,然后相互混均,再加各种配合剂,使之分散均匀。此法简便;另一种方法是各种橡胶分别加入配合剂混炼,然后把各胶料再相互混炼均匀。后者能提高混炼的均匀程度。来自:李秀权工作室。
密炼机炼胶作用的的基本工作部分由密炼室、转子、上顶栓和下顶栓构成。在工作过程中,密炼室、上顶栓和下顶栓三者组成密闭的空间,其内有两个相对回转的转子。放入其中的胶料受到转子间的剪切捏炼作用,密炼室壁的挤压作用,及上下顶栓的分流等作用,而达到将胶料混炼均匀的目的。

文章TAG:炼胶机多少温度混炼胶炼胶机  多少  温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