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是多少,安装10kV传感器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保持多少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1-20 12:19:15
本文目录一览
1,安装10kV传感器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保持多少
应保持至少125mm以上的电气间隙、250mm以上的爬电距离。
2,为什么测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高电压造成周围介质电离,电离区其实也就是高电压的安全距离(最恶劣条件下),为了保证电力可靠运行需要确定各电压等级在不同介质中的安全距离。电气间隙是高电压在空气中(六氟化硫)的安全距离。爬电距离是电压在两种介质搭接面之间的安全距离(例如套管的瓷裙)
3,220v380v的 最小爬电距离最小电气间隙和隔离距离是多少
低压柜电气间隙:中间1.0,边上1.5m,如果需要操作检修相应增加300根据国家规范,爬电距离与空气温度、湿度、污浊度、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一般正常情况下,理论上的爬电距离为“2毫米/千伏”。
电压为220/380时的峰值电压为540伏,则爬电距离为1.1毫米。
4,电气间隙是指不同电压的裸导体间的最小空气距离 这句话对不对
不对巴,电气间隙是指裸导体间的最小空气距离。同样电压的也要考虑这个问题的理论上是可以分别考虑,因为表面敷有绿油的trace,有一层绝缘保护膜,安全距离就会增大。这样设计的时候可以减小电气间隙。实际上却没有这么理想。我以前做过一组实验,就是针对你说的这种情况。发现裸露的track打高压,跟距离成一种线性比率变化;但是给敷有绿漆的track打高压,值的波动性很大,后面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拉弧打火的位置,绿漆被烧糊击穿。所以敷有绿漆的电气间隙,跟绿漆涂覆的厚度和工艺关系很大。如果你有严格定义绿漆的涂覆厚度,可以考虑减小电气间隙,如果无特别要求,而且板上的空间也够,建议你就按照没有涂绿漆的距离来设计。
5,电气间隙如何确定
如果你说的是防雷的间隙,用避雷器就可以了如果你说的是母线间距离是100MM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电气间隙和很多因素有关,不同的工作环境,它们所需的距离是不同的。我记得IEC60335-1这个标准有这方面的介绍!目前保护间隙一般只要求装在大型变压器中性点,与避雷器配合,主要是对变压器操作过电压进行保护。3KV或4.5KV的母线最好别装间隙保护,用避雷器就足够了,这么低的电压等级母线,即使加装间隙,也很小,极容易误动作。知道电气间隙的含义你就知道怎么测了。电气间隙就是两导电体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你就找两线路最近的两点,拿卡尺一测就知道了。
6,什么是电气间隙距离多少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正确理解在各电器产品的国家强制标准里均涉及到“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两个术语,从概念上讲,爬电距离是“两导电部分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的易触及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它存在于两个平行的绝缘材料的连接处,它有可能存在于固体或者气体绝缘之间。而电气间隙则是“两导电部件或一个导电部件与器具易触及表面的空间最短距离”。不同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大地之间,当他们的空气间隙小到一定程度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空气介质将被击穿,绝缘会失效或者暂时失效,因此两个导电部件之间的空气应该维持一个使之不会发生击穿的安全距离,这就是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其实是一个边界平面,这种边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横跨两种截然不同的额定电气强度(每个单位距离的承受电压值)的材料,因此两个导体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按照最弱额定电气强度的的绝缘材料来决定。爬电距离 :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爬电距离在绝缘材料表面会形成泄漏电流路径。若这些泄漏电流路径构成一条导电通路,则出现表面闪络或击穿现象。绝缘材料的这种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它是由长时间加在器件上的工作电压所引起的,器件周围环境的污染能加速这一变化。 因此在确定端子爬电距离时要考虑工作电压的大小、污染等级及所运用的绝缘材料的抗爬电特性。根据基准电压、污染等级及绝缘材料组别来选择爬电距离。基准电压值是从供电电网的额定电压值推导出来的。 [1] 电气间隙clearance 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气间隙大小的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运用过电压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电压分为ⅰ至ⅳ四个等级。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7,谁知道电气的安全距离国家对其的规定包括多高的电压国标对其规
安全距离: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6.5米; 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5.5米; 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4.5; 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 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7.5米; 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 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安全距离要求:500kV:5m;220kV:3m;110kV:1.5m;35kV:1m;10kV:0.7m爬电距离: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决定距离。一次侧交流部分:保险丝前L—N≥2.5mm,L.N PE(大地)≥2.5mm,保险丝装置之后可不做要求,但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发生短路损坏电源。一次侧交流对直流部分≥2.0mm;一次侧直流地对大地≥2.5mm (一次侧浮接地对大地);一次侧部分对二次侧部分≥4.0mm,跨接于一二次侧之间之元器件;二次侧部分之电气间隙≥0.5mm即可;二次侧地对大地≥1.0mm即可。扩展资料:线路安全距离指导线与地面(水面)、杆塔构件、跨越物(包括电力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指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接地体、各种遮栏等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检修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最小允许距离。该距离可分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电气安全距离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爬电距离不知道你要设计东西用还是好奇,这么说吧,电工手册只对高压有点气安全距离,10KV,无遮拦0.7米,有遮拦 0.35米,我看过一本书击穿距离大约为20CM左右。什么叫爬电距离? 10KV 如果发生接地事故,室外安全距离8米,室内4米是这个吗?网站到不知道,高电工的都有书,很厚一本叫《北京地区电气规程汇编》,可是你没说是架空还是室内配电,没法查,太多了,我个人觉得没什么意义,我们一般人接触到最高就是10kv,当然都以这个为准,至于低于1000V的,和400V没区别。低压标准好像是8mm,不过一般都做到20,中压标准好像是80,不过厂家都要求做到125,具体的标准可以去国标看看。检修、维护时的安全间距。 500kV:5m 220kV:3m 110kV:1.5m 35kV:1m 10kV:0.7m 10kV线路在各种环境中的对地安全距离 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6.5米; 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5.5米; 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4.5; 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 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7.5米; 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 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
文章TAG:
电气间隙是多少电气 电气间隙 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