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接地电阻的规范值是多少

接地电阻测试要求: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工作接地电阻的规范值有:1、低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小接地短路电流(500a以下)的高压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10 ω,大接地短路电流(500a以上)的高压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0.5 ω。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 ω。3、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工作接地电阻的规范值是多少

2,接地电阻多少欧为合格

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姆。在380/220伏低压系统中,接地电流一般不超过几安,所以规定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当容量在100千伏安以下时,接地电阻还可放宽至不大于10欧姆。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电压电流表法、比率计法和电桥法。按具体测量仪器及布极数可分为:手摇式地阻表法、钳形地阻表法、电压电流表法、三极法和四极法。扩展资料测量仪器(1)接地电阻的测量工作有时在野外进行,因此,测量仪表应坚固可靠,机内自带电源,重量轻、体积小,并对恶劣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大于20dB以上的抗干扰能力,能防止土壤中的杂散电流或电磁感应的干扰。(3)仪表应具有大于500kW的输入阻抗,以便减少因辅助极棒探针和土壤间接触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4)仪表内测量信号的频率应在25Hz~1kHz之间,测量信号频率太低和太高易产生极化影响,或测试极棒引线间感应作用的增加。(5)在耗电量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测试电流,较大的测试电流有利于提高仪表的抗干扰性能。(6)仪表应操作简单,读数最好是数字显示,以减少读数误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多少欧为合格

3,接地电阻规定限值是多少

(1)大电流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在一年内任何时候都不应超过0.5Ω。(2)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宜超过10Ω。(3)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大于25Ω。安装在架构上的避雷针其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大于10Ω。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接地电阻规定限值是多少

4,电气规范接地电阻是多少

电子设备接地电阻值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宜大于4Ω并采用一点接地方式。电子设备接地宜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接地体。但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与防雷接地系统分开,两接地系统的距离不宜小于20m。不论采用共用接地系统还是分开接地系统,均应满足本规范第12章防雷有关条款的规定。电子设备应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采用屏蔽措施。(1)直流地(包括逻辑及其他模拟量信号系统的接地)。(2)交流工作地。(3)安全保护地。以上三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一般要求均不大于4Ω。在通常情况下,电子计算机的信号系统,不宜采用悬浮接地。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极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可分为:电压电流表法、比率计法和电桥法。按具体测量仪器及布极数可分为:手摇式地阻表法、钳形地阻表法、电压电流表法、三极法和四极法。扩展资料:测接地电阻时,有些因素造成接地电阻不准确:(1)地网周边土壤构成不一致,地质不一,紧密、干湿程度不一样,具有分散性,地表面杂散电流、特别是架空地线、地下水管、电缆外皮等等,对测试影响特别大。解决的方法:取不同的点进行测量,取平均值。(2)测试线方向不对,距离不够长。解决的方法:找准测试方向和距离。(3)辅助接地极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在地桩处泼水或使用降阻剂降低电流极的接地电阻。(4)测试夹与接地测量点接触电阻过大。解决的方法:将接触点用锉刀或砂纸磨光,用测试线夹子充分夹好磨光触点。(5)干扰影响。解决的方法:调整放线方向,尽量避开干扰大的方向,使仪表读数减少跳动。(6)仪表使用问题。电池电量不足,解决的方法:更换电池。(7)仪表精确度下降。解决的方法:重新校准为零。接地电阻的测试值的准确性,是判断接地是否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测试值一旦不准确,要不浪费人力物力(测值偏大),要不就会给接地设备带来安全隐患(测值偏小)。固定电阻器的选用有多种类型,选择哪一种材料和结构的电阻器,应根据应用电路的具体要求而定。高频电路应选用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小的非线绕电阻器。高增益小信号放大电路应选用低噪声电阻器,例如金属膜电阻器、碳膜电阻器和线绕电阻器,而不能使用噪声较大的合成碳膜电阻器和有机实心电阻器。所选电阻器的电阻值应接近应用电路中计算值的一个标称值,应优先选用标准系列的电阻器。一般电路使用的电阻器允许误差为±5%~±10%。精密仪器及特殊电路中使用的电阻器,应选用精密电阻器,对精密度为1%以内的电阻,如0.01%,0.1%,0.5%这些量级的电阻应采用捷比信电阻。所选电阻器的额定功率,要符合应用电路中对电阻器功率容量的要求,一般不应随意加大或减小电阻器的功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接地电阻

5,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有什么要求

(2)电源容量小于等于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工作接地,R<=10Ω。(3)100kVA以及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的零线重复接地,R<=10Ω;当重复接地有3处以上时,R<30Ω。(4)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的保护接地,R<=4Ω;引入线装有25A以下熔断器的设备保护接地,R<=10Ω。(5)低压线路杆塔的接地或低压进户线绝缘子脚的接地,R<=30Ω。(6)变配电所母线上FZ型阀型避雷器的接地,R<=4Ω。(7)线路出线端FS型阀型避雷器的接地;管型避雷器的接地;独立避雷针接地(个别可取R<=30Ω),工业电子设备(包括X光机)的保护接地,均为R<=10Ω。(8)烟囱的防雷保护接地,R<=30Ω (包括水塔或料仓的防雷接地均同此项要求)等。

6,一般接地电阻要求多少啊

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第12.7.4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第14章:电气装置;第14.2.2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3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10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13条: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Ω。第14.2.16条: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3.5条: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一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4.3.6条: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间距不应大于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14.3.15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第14.3.16条:石油库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依据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10章:电气装置;第10.2.2条: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第10.2.3条:液化受有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0.3.1条: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10.3.4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依据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6.10.2条: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第6.10.3条: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第7.2.31条:当建筑物处于防雷区外时,放散管的引线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第4章要求:第四节接地的要求:第4.4.2条接地电阻及相互关系要求,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诸地之间的关系及接法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 依据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六章电气技术:第四节接地要求:第6.4.2条、第6.4.3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第6.4.3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有线电视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2章:第2.5节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第2.5.4条要求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移动通讯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5章:接地电阻的要求,5.0.1条: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5Ω,对于年雷暴日小于20天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5.0.2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5.0.3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依据YD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4章:接地电阻的要求,4.0.1条:微波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微波枢纽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5Ω。。其接地电阻可小于10Ω;5.0.2条:无源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为20~30Ω。4.0.3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4.0.4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10Ω,中间或末端应小于30Ω

7,电器的接地电阻标准值是多少

我是防雷器厂家小阳,希望对您有帮助。防雷接地的话一般不超过4欧姆。工作接地的话,请您看,A类装置的接地电阻 1.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阻 (1)有效接地和低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宜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 2000/I (13-1)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A。 公式(13-1)中计算用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采用在接地装置内、外短路时,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最大短路电流对称分量最大值,该电流应按5~10年发展后的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确定,并应考虑系统中各接地中性点间的短路电流分配,以及避雷线中分走的接地短路电流。 2) 当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符合式(13-1)要求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增大接地电阻,但不得大于5Ω。且其人工接地网及有关电气装置应符合规范6.2.2的要求。 (2)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压与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生产用低压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式要求 R≤120/I (13-2) 但不应大于4Ω。 2)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式要求 R≤250/I (13-3)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A。 但不宜大与10Ω。 注: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可包括引进线路的避雷线接地装置的散流作用。 规范6.2.2的要求 (1)为防止转移电位引起的危害,对可能将接地网的高电位引向变电所外或将低电位向变电所内的设施,应采用隔离措施。例如:对外的通信设备加隔离变压器;向变电所外供电的低压线路采用架空线,其电源中性点不在变电所内接地,改在变电所适当的地方接地;通向变电所外的管道采用绝缘段等等。 (2)考虑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当接地网电位升高时,变电所内的3~10kV阀式避雷器不应动作或动作后应乘受被赋与的能量。 (3)设计接地网时,应验算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 3)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应采用下列数值: ① 对于装有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接在同一接地装置中同一系统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 ② 对于不装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计算电流等于系统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或系统中最长线路被切除时的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值。 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且应符合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要求。 (3)变电所电气装置雷电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 1)独立避雷针(含悬挂独立避雷线的架构)的接地电阻。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500Ω.m的地区不应大于10Ω;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 2)在变压器门型构架上和离变压器主接地线小于15m的配电装置的架构上,当土壤电阻率大于350Ω.m时,不允许装避雷针、避雷线;如小于350Ω.m时,则应根据方案比较确有经济效益,经过计算采取相应的防止反击措施,并至少遵守下列规定,方可在变压器门架上装设避雷针、线: ① 装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沿不同方向引出3~4根放射形水平接地体,在每根水平接地体上离避雷针架构3~5m处装一根垂直接地体; ② 直接在3~35kV变压器的所有绕组出线上或在离变压器电气距离不大于5m 条件下装设阀式避雷器。高压侧电压35kV变电所,在变压器门型架构上装设避雷针时,变电所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不包括架构基础的接地电阻)。 2.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 (1)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向建筑物电气装置(B类装置)供电的配电电气装置,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与建筑物电气装置系统电源接地点共用的接地装置: ① 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外时、应符合下式的要求 R≤50/I (13-4),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接地装置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故障点残余电流。但不应大于4Ω。 ② 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时,不宜大于4Ω。 2)非共用的接地装置,应符合式 R≤250/I的要求,但不宜大于10Ω。 (2)低电阻接地系统的配电电气装置,其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式 R≤ 2000/I的要求。 (3)保护配电变压器的避雷器其接地应与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4)保护配电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电容器组等的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设备外壳相连,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建筑物电气装置(B类装置)的接地电阻 1、对建筑物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式 R≤50/I 要求且不超过4Ω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2)当建筑物内未作总等电位连接,且建筑物距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距离超过50m时,低压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 3)向低压系统供电的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时,低压系统不得与电源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应在距该配电变压器适当的地点设置专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2、对建筑物电气装置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内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要求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2)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于低电阻接地系统时,当该变压器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本章式R≤ 2000/I要求,且建筑物内采用(含建筑物钢筋的)总等电位连接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3) 低压系统由单独的低压电源供电时,其电源接地点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4) TT系统中当系统接地点和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已进行总等电位连接时,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不另设接地装置。否则,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设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Ia (13-5)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时接地装置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 5) IT系统的各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保护接地的接地装置可共用同一接地装置,亦可个别地或成组地用单独的接地装置接地。每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Id (13-6) 式中:R—考虑到季节变化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装置最大接地电阻,Ω; Id—相线和外露导电部分间第一次短路故障的故障电流,A。 6)低压电力网中,电源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在由单台容量不超过100KVA或使用同一接地装置并联运行且总容量不超过100KVA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7)接户线的绝缘子铁脚宜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土壤电阻率在200Ω.m及以下地区的铁横担钢筋混凝土杆线路,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当绝缘子铁脚与建筑物内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相连时,可不另设接地装置。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接户线,当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电阻大于30Ω时,绝缘子铁脚应接地,并应设专用的接地装置。

文章TAG:接地电阻值多少符合要求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值  电阻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