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的引脚弱上拉电阻是多少,请问stm32的开漏输出模式下的管脚接上拉电阻能直接驱动5伏的用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3-04 14:50:09
1,请问stm32的开漏输出模式下的管脚接上拉电阻能直接驱动5伏的用
驱动不了,IO最大只能输出十来mA。何况STM32是3.3V的单片机,电平就不一样了。另外加驱动电路吧,一个NPN或者NMOS就搞定了。
2,STM32CPU的CANTX与CANRX是否需要接上拉电阻
STM32单片机的CAN读写引脚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使用时GPIO模式配置为上拉即可。CAN通信用于多端通信时,终端的两单端需要在CAN_H和CAN_L间增加120欧姆终端电阻。
3,STM32的CAN输入引脚为什么采用上拉输入方式
首先说明下输入IO口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 在没有信号输入的时候,上拉电阻能使读取input值保持为高,而下拉电阻正是相反。有些传感器等元气件,他们的信号输出有效时候会输出一个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无效时候不输出,为开路。此时我们就必须用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 STM32使用USART串口,必须开启AFIO。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4,关于STM32中模拟IIC或SPI管脚配置问题
你这种情况比较复杂!SPI总线建议你使用STM32内置的SPI总线,网上有很多例程。如果你一定要模拟也是可以的。IIC总线一直是STM32的诟病,用模拟总线更安全一些。一般的IO口都可以配置成你说的四种模式的任意一种,而且编程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转换。有些脚只能设置成输出或者输入,比如OSC32的IN,OUT做普通IO使用时就是如此。这些在STM32的datasheet的引脚部分中都有详细说明。IIC总线CLK要用推挽,数据总线在送出信号时设置成推挽,输入如果没有上拉电阻时配置成上拉输入,有上拉则配置成浮空输入。SPI总线的CLK,CS,MOSI脚设置成推挽,MISO脚配置成上拉输入。
5,STM32 从有电到没电这一过程中管脚状态是怎样变化的
74hc245d芯片是双向驱动芯片,cmos电平。将连接tft的各个引脚外接上拉电阻(4.7k~15k)到5v电源,再接到74hc245的输入;将io引脚设置成od输出就ok了,但需要注意74hc245的方向,要切换。一般是输出,dir置高电平。不是很明白你问的内容。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STM32通用推挽输出模式的引脚默认低电平,也就是有电的状态。所以在配置的时候通常会先把引脚的电平设置拉高,让电路不产生电流。有电到没电这一过程也就是引脚电平从低到高的过程。 细化到电路上,拿LED做例子,LED都是一端连在STM32引脚这边,另一端连在n伏的电压上对吧。有电压这边肯定是高电平的,当STM32引脚为低电平时就会与电压这边的高电平产生电流,成为有电状态。当STM32引脚的电平由低电平改为高电平后自然就无法再与电压那边的高电平产生电流,也就变为没电状态了。
6,STM32的GPIO口能够承受多大电压哪些IO口能容忍5V
这个需要查手册1, 你看到手册里有FT 就是容忍5V 的电压。2,如果连接TTL电平的话 最小 2V 最大 Vdd+0.5V 也就是5.5V (这个是最大值)(题外话如果大于这个电压的话,估计32就OVER了)3,如果连接COMS 电平的话有分输入最低电平电压(也就是端口可以检测到的电压)-0.5V ---最大值 0.35×VDD -----输入高电平电压 最小值是 0.65*VDD 最大值 是 VDD+0.5V。4,标准IO脚施密特触发器电压延迟 最小值是 200MV 5,输入漏电流 3ua.6,弱上拉电阻7,弱下拉电阻8,IO引脚的电容。写了这么多,估计你只想知道的就是 IO 端口 ,我给最小几V 的电压,端口就能确定是 1.或小于多少电压端口就认为是 0 . 这个就是上面写的 TTL 电平 和 COMS 电平 。 最小值 2V 最大值5V。 如果实际操作是一定确定在IO端口允许范围之内否则,我们伟大的32 就可能牺牲了。
7,弱上拉和强上拉的区别
上拉是指通过一个连接在IO口可电源之间的电阻将不确定或高电平驱动能力不够的电位控制在高电平。上拉电阻越大,驱动能力越强,抗干扰能力越强,功耗也越大。在高速电路中,对信号上升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注意。上拉电阻一般取值在1kΩ~10kΩ之间。 弱上拉和强上拉的说法不是很规范!上拉电阻阻值小时,可称为强上拉,反之,称为弱上拉。 弱上拉就是当输出高电平时,能够输出的电流很小,很容易被别的强下拉拉低,因而叫做弱上拉。例如上拉电流为几百uA这样子。上拉电阻的大小来决定上拉能力,小电阻强上拉,大电阻弱上拉。扩展资料:通俗易懂谈"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所谓上拉电阻就是:将一个不确定信号(高或低电平),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VCC相连,固定在高电平;同理下拉电阻就是:将一个不确定信号(高或低电平),通过一个电阻与地GND相连,固定在低电平。1、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用在什么场合? 答:用在数字电路中,存在高低电平的场合。2、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怎么接线? 答:上拉电阻:电阻一端接VCC,一端接逻辑电平接入引脚(如单片机引脚)下拉电阻:电阻一端接GND,一端接逻辑电平接入引脚(如单片机引脚)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的作用1、提高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例如,当STM32的CPU引脚输出高电平,但由于后续电路的影响,输出的高电平不高,就是达不到VCC,影响电路工作。所以要接上拉电阻(其实就是增加导线的输出电流)。下拉电阻情况相反,让STM32的CPU引脚输出低电平,结果由于后续电路影响输出的低电平达不到GND(其实就是降低导线的输出电流),所以接个下拉电阻。2、 在引脚电平不定的时候,让后面有一个稳定的电平:例如,以接上拉电阻举例,在STM32刚上电的时候,芯片引脚电平是不定的,特别引脚是接按键的时候,必须给他个确定的电平,下拉电阻的作用就是如果前面的引脚电平不定的话,强制让电平保持在高电平。3、防止引脚悬空,否则会容易产生积累电荷,静电荷,造成电路不稳定。1、按键的上拉电阻为什么是10k欧姆?答:按键的上拉电阻可以是3.3k、4.7k、5.1k、10k都可以,但是电阻越小功耗越大,在现在的智能生态下,我们做追求的是低功耗,高效率,10k是大多数智能产品芯片所能识别到的引脚电流,如果电阻太大,电流太小,引脚识别不了,所以10k是个折中的方案。上下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反之亦然。--博纳雨田上拉是指通过一个连接在IO口可电源之间的电阻将不确定或高电平驱动能力不够的电位控制在高电平。上拉电阻越大,驱动能力越强,抗干扰能力越强,功耗也越大。在高速电路中,对信号上升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注意。上拉电阻一般取值在1kΩ~10kΩ之间。弱上拉和强上拉的说法不是很规范!上拉电阻阻值小时,可称为强上拉,反之,称为弱上拉。
文章TAG:
stm32的引脚弱上拉电阻是多少stm32 引脚 上拉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