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H264版

H.264,同时也是MPEG-4第十部分,是由ITU-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ISO/IEC动态图像专家组(M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标准。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之为H.264/AVC(或者AVC/H.264或者H.264/MPEG-4 AVC或MPEG-4/H.264 AVC)而明确的说明它两方面的开发者。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一个数字视频编码标准。该标准最早来自于ITU-T地称之为H.26L的项目的开发。H.264是ITU-T以H.26x系列为名称命名的标准之一,AVC是ISO/IEC MPEG一方的称呼。扩展资料:MPEG-4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各公司、机构均可以根据MPEG-4标准开发不同的制式,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基于MPEG-4技术的视频格式,例如WMV 9、Quick Time、DivX、Xvid等。MPEG-4大部分功能都留待开发者决定采用是否。这意味着整个格式的功能不一定被某个程序所完全函括。因此,这个格式有所谓配置(profile)及级别(level),定义了MPEG-4应用于不同平台时的功能集合。MPEG-4系统的一般框架是:对自然或合成的视听内容的表示;对视听内容数据流的管理,如多点、同步、缓冲管理等;对灵活性的支持和对系统不同部分的配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H26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PEG-4标准

什么是H264版

2,电影不同格式的压缩比例各是多少

提起高清视频就不得不提起高清视频压缩格式。目前比较流行的高清视频编码格式总共有4种,即MPEG-2、 MPEG-4 、H.264 以及VC-1。    MPEG-2 : 一个比较古老的编码形式,由动态图像专业组织(Moving Pictureures Experts Group即mpeg)于1994年推出的压缩标准。由于压缩比例较低,目前已经较为少见。一般一部120分钟长1080p的电 影在此种格式下大概要30G上下。   MPEG-4: MPEG-4多用于HDTV-Rip上,直接在HDTV上采用MPEG-4视频压缩的很少见,HDTV-Rip的MPEG-4可 以理解为在,把原有的HDTV文件按照比例缩小到一定的尺寸,以减少文加的大小,方便传输,同时画面效果不低于DVD效果,这样 来寻求一个画面效果和文件尺寸的平衡。 由于各个商业集团的纷争,MPEG-4现在的标准比较混乱,主要基于MPEG-4的常见标准有DivX和XviD,DivX 是一项由 DivXNetworks公司发明的,类似于MP3的数字多媒体压缩技术。由于Divx后来转为了商业软件,其发展受到了很大限 制,表现相对欠佳,在竞争中处于了劣势。XviD则是一个开放源码的MPEG-4 多媒体解码器,它是基于OpenDivX而编写的。XviD是由一群原OpenDivX义务开发者在OpenDivX于2001 年7月停止开发后自行开发的。目前应用广泛。一部720p的90分钟长的电影大概在4.3G左右,同时画面有普通1080p的8 0%~90%。 H.264: H.264又称为MPEG-4 AVC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所制定的新一代的视频压缩格式。H.264最具价值的部分无疑是更高的数据压缩比。在同等 的图像质量条件下,H.264的数据压缩比能比当前DVD系统中使用的 MPEG-2高2-3倍,比MPEG-4高1.5-2倍。正因为如此,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 带宽更少,也更加经济。在 MPEG-2需要6Mbps的传输速率匹配时,H.264只需要1Mbps-2Mbps的传输速率。类似于Divx的遭遇,H. 264同样也有基于他的开源版本X264。两者都非常流行。一部120分钟的1080p的电影大概23G大小,同时画面优于mp eg2格式,但是对硬件要求较高。 VC-1: VC-1,全名VC-1视讯编解码器(Video Codec 1),是微软所开发的视讯编解码系统。VC-1是最后被认可的高清编码格式,不过因为有微软的后台,所以这种编码格式不能小窥。 相对于MPEG2,VC-1的压缩比更高,但相对于H.264而言,编码解码的计算则要稍小一些,目前来看,VC-1可能是一个 比较好的平衡,。一般一部1080p长120分钟的电影大概在26G左右。

电影不同格式的压缩比例各是多少

3,H264基础简介

H264是属于视频的编码层的标准格式,视频编码显然是为了压缩大小。 我们看下一个完全没压缩的视频数据大小。假设视频是高清(1280 * 720),每秒30帧,也就是每秒的数据 那么90分钟的电影就要16.7GB,这个数据量显然在当前网络下是不现实的。 组成: H264功能分为两层,VCL(视频编码层)和 NAL(网络提取层). 一个原始的NALU单元结构如下 [StartCode][NALU Header][NALU Payload]三部分。 1. NAL Header 头信息协议如上图。 下面是RBSP序列的描述 下面我们挨个来看每层的结构. 可以看到NALU的主体是slice。 slice是H264提出的新概念,编码图片后切分高效整合而成。 一个图片有一个或者多个slice。通过NALU装载网络传输。 一个slice同样包含Slice Header + Slice Data slice有以下五种类型 (1) I -slice: slice的全部MB(宏块)都采用intra-prediction(帧内预测)的方式来编码; (2) P-slice: slice中的MB(宏块)使用intra-prediction(帧内预测)和inter-prediction(帧间预测)的方式来编码,但每一个inter-prediction block最多只能使用一个移动向量; (3) B-slice:与P-slice类似,但每一个inter-prediction block可以使用二个移动向量。B-slice的B是指Bi-predictive(双向预测),除了可由前一张和后一张影像的I(或P、B)-slice外,也能从前二张不同影像的I(或P、B)-slice来做inter- prediction。 (4) SP-slice:即所谓的Switching P slice,为P-slice的一种特殊类型,用来串接两个不同bitrate的bitstream; (5) SI-slice: 即所谓的Switching I slice,为I-slice的一种特殊类型,除了用来串接两个不同content的bitstream外,也可用来执行随机存取(random access)来达到网络VCR的功能 宏块是视频信息的主要承载者。一个编码图像通常划分为多个宏块组成.包含着每一个像素的亮度和色度信息。视频解码最主要的工作则是提供高效的方式从码流中获得宏块中像素阵列。 宏块分类: I宏块: 帧内预测 P宏块: 利用前帧作为参考进行帧内预测,一个帧内编码的宏块可进一步作宏块的分割 B宏块: 双向参考图像(前帧和后帧)进行帧内预测 简单总结下帧和片和宏块的概念 1帧 = 1个或n个片 1片 = n个宏块 1宏块 = 16x16yuv数据 如下图所示 宏块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I帧: 帧内编码帧,I帧通常是每个GOP的第一帧,适度压缩,类似于图片jpg压缩一样的原理。大约可以得到6:1的压缩比。 P帧: 前向预测编码帧,通过图像序列前面已经编码帧的时间冗余信息压缩,称为预测帧,大约可以得到20:1的压缩比 B帧: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通过前帧和后帧的时间冗余信息压缩,也叫双向预测帧。大约可以得到50:1的压缩比 IDR帧: I帧的一种特殊帧,一个序列的第一个图像叫做 IDR 图像(立即刷新图像) DTS: (Decode Time Stamp) 用于视频的解码序列 PTS: (Presentation Time Stamp)用于视频的显示序列。 正因为有B帧这样的双向预测帧的存在,某一帧的解码序列和实际的显示序列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GOP: (Group of Picture)两个I帧之间形成的一组图片,就是GOP。一般为编码器设置参数的时候,必须设置gop_size的值,表示两个I帧之间的帧数目,相对来说GOP_size设置越小,画面质量越好。但是相应的容量越大。 参考资料: 关于H264的介绍网络上已经有很多,本文主要是用做笔记记录。

H264基础简介


文章TAG:压缩h264压缩比  多少  什么是H264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