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ns是多少hz,stc12c5a60s2 pwm 占供比 频率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4-07-04 20:43:23
1,stc12c5a60s2 pwm 占供比 频率
首先你这个思想是用i/o模拟输出pwm,而stc12c5a60s2有pca/pwm模块的,用i/o模拟也可以但是周期不能做小,pwm模块可以输出一个周期250ns吧 貌似,你可以去看看pwm寄存器设置问你,529594445@qq.com 或者到时候我把以前做的pwm输出发你看看
2,STC12C5A60S2输出PWM
首先你这个思想是用I/O模拟输出PWM,而STC12C5A60S2有PCA/PWM模块的,用I/O模拟也可以但是周期不能做小,PWM模块可以输出一个周期250ns吧 貌似,你可以去看看PWM寄存器设置问你,529594445@qq.com 或者到时候我把以前做的PWM输出发你看看1,stc12c5a60s2一般pwm频率=pca时钟源/2562,pca时钟源设置有4种方式,一般都有t0的溢出率,来设置pca时钟源,一般在comd这个寄存器的b2,b1两位来确定是那种方式,10方式就是t0溢出方式(1t更快),可以做可变pca时钟源时钟源,从而得到可变频率的pwm输出。3,理论可生成(1-65535)个频率级别,如12mhz主频,(1t)方式最小可以做到12mhz,但实际是到了的最快也就是1/2sysclk,即6mhz,然后除以256,理想可以输出23khz~0.5hz左右的频率范围
3,设存储器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50ns这个存储器的带宽
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存储器的带宽,下面是百度百科的。存储器带宽(memory bandwidth):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也称为存储器在单位时间内读出/写入的字节数。那么,250ns里操作的信息量就是32bit了,也就是4Byte了,所以1s的时间里传输的信息量就是4/250ns = 16*10^6Byte,那么带宽就是16*10^6Byte/S。设存储器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 那么, 就说明在250ns的时间中, 可交换的数据的总量大致可以计算为:2的32次方。 当然你还可以根据s与ns的换算关系, 算出1S钟的时间里会向交换存储多少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位宽32 频率1000000000/200=50000000=50mhz 那么带宽=32×50/8=200
4,想换下电脑配置主要是换个显卡经常玩街头篮球和DNF请大家看
你需要升级的地方应该是内存和显卡,单独升级显卡的话由于你的内存太低,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内存玩游戏的话,现在看来确实有点低了,建议升级,现在的1G DDR2 667价格在100左右, 无需升级到DDR2 800 ,增加预算不说性能提升并不强。再买1G凑2G双通道性能会有很多提升。
显卡方面这个配置的话最低 GT220 级别最高GT240~GTS250或HD5670~5750级别,再低的话,性能太差 比 集显强不了多少,再高的话,你的CPU会成为瓶颈,所以给你这两个选择,游戏不建议使用 A卡 ,因为A卡 的游戏表现实在是一般,加之驱动的不足,游戏表现非常不好。
显卡升级建议:
影驰 GT220标准 ¥370
显卡规格512MB GDDR3 128位,超频版本属于GT220高性能型号。采用2+1相供电,超频强劲并能保持长期稳定使用性能领先通路5% ,思民VF630A静音风扇,最高只有28分贝,6公分风扇散热强劲 能应付时下的主流网游。
索泰 GT240-512D5 毁灭者¥599
毁灭者 一款 高频的 GT240 主频非常高 ,性能也连带提升的非常大,直逼9800GT,只不过显存为512MB,这卡是GT240中单开游戏最强,最适合单机游戏爱好者。
影驰 GT240黑将版X5¥599
黑将版 的主频 要低很多 ,不过显存为 1G GDDR5 ,虽然单开要比毁灭者差不少,但是网游爱好者 多开游戏 最适合,大容量显存 多开更流畅。
蓝宝石 HD5670 1G GDDR5 HDMI 海外版¥599
一线品牌,显卡规格1G GDDR5 128位支持新一代的DX11规范。游戏表现还不错可以轻松满足应付时下所有主流3D网游,1G大容量显存适合喜欢多开网游的用户。
索泰 GTS250-512D3 F1 VB¥590
N卡的龙头品牌,显卡规格 512MB GDDR3 0.8ns 256位,别光看 显存是512MB的,这还是一款256位显卡,性价比超高 秒杀时下所有网络游戏,单机方面同样有不错的表现。
迪兰恒进 HD5750恒金512M¥590
A卡的一线品牌,质量和做工都非常出色,显卡规格,显示频率700/4600,显存512MB/128位GDDR5,自主研发超公版PCB,全固态电容/全封闭电感,品质过硬;输出接口齐全,配备原生HDMI数字接口;高效铝制静音散热器,具备CVVT智能调速技术,散热效果出众。升级的意义不大,如果你可以的话,把CPU,主板,内存换了,700多元,核心显卡都比你这个显卡都强
5,显卡参数问题
这个不一定是看频率的 只有同类产品才用频率来衡量好坏
但是这个一个是N卡 一个是A卡
而且8800GT比3850好多了
不过不知道你那个8800GT是256M的还是512M的当然是HD3850~核心频率跟显存频率还有显存位宽都比8800GT的要好~你看价格比它高也知道HD3850比8800GT好?
说出来被人笑死的.显存容量(MB)
显存容量是显卡上本地显存的容量数,这是选择显卡的关键参数之一。显存容量的大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显卡的性能。显存容量也是随着显卡的发展而逐步增大的,并且有越来越增大的趋势。显存容量从早期的512KB、1MB、2MB等极小容量,发展到8MB、12MB、16MB、32MB、64MB,一直到目前主流的128MB、256MB和高档显卡的512MB,某些专业显卡甚至已经具有1GB的显存了。
显存位宽
显存带宽是指显示芯片与显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它以字节/秒为单位。显存带宽是决定显卡性能和速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得到精细(高分辨率)、色彩逼真(32位真彩)、流畅(高刷新速度)的3D画面,就必须要求显卡具有大显存带宽。目前显示芯片的性能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其处理能力是很强的,只有大显存带宽才能保障其足够的数据输入和输出。随着多媒体、3D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分辨率、32位真彩和高刷新率的3D画面面前,相对于GPU,较低的显存带宽已经成为制约显卡性能的瓶颈。显存带宽是目前决定显卡图形性能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显存速度(ns)
显存的速度一般以ns为单位。常见的显存有7ns、6ns、5.5ns、5ns、4ns甚至3.8ns的显存。其对应的额定工作频率分别是143MHz、166MHz、183MHz、200MHz和250MHz。额定工作频率的计算方法是非常简单的,显存速度的倒数就是显存的额定工作频率。当然,对于一些质量较好的显存来说,显存的实际最大工作频率是有一定的余量的。
显存频率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SDRAM显存一般都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种频率早已无法满足现在显卡的需求。DDR SDRAM显存则能提供较高的显存频率,主要在中低端显卡上使用,DDR2显存由于成本高并且性能一般,因此使用量不大。DDR3显存是目前高端显卡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不同显存能提供的显存频率也差异很大,主要有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高端产品中还有800MHz、1200MHz、1600MHz,甚至更高。
6,怎样评论显卡的好坏
什么是AGP显卡? 所谓AGP显卡,其实是指AQGP接口标准的显卡。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的简称。AGP是由Intel(英特尔)在1996年7月推出的一种总线接口。AGP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 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 1×,AGP 2×,AGP 4×,AGP 8×几个阶段。 AGP1X、AGP2X 1996年7月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工作电压为3.3V。这种规范中的AGP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只有在几年前的老机子上才见得到。 AGP4X 1998年5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66MHz,工作电压降到了1.5V,数据传输带宽为1066MB/sec。 AGP8X 2000年8月推出,工作电压降到0.8V, AGP 8X是目前的主流,总线带宽达到2133MB/S,是AGP 4X的两倍。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主要是AGP8X及AGP4X。AGP8X规格与旧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由于AGP8X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X、AGP2X的插槽中。而AGP 8X规格是兼容AGP 4X的,即AGP 8X插槽可以插AGP 4X的显卡,而AGP 8X规格的显卡也可以用在AGP 4X插槽的主板上。 2005年是PCI-E接口显卡与AGP接口显卡交替的一年,但是凭借着主板方面的优势,传统的AGP 8X显卡还会有很长的一段生命周期, 二、什么是PCI-E显卡? PCI Express是Intel2001年推出的上、下行传输速率均能高达4GB/s的,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的PCI-E总线规格。 包括X1、X4、X8以及X16。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 Express接口位宽为X16,双向数据传输带宽达8GB/s之多,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PCI-E相比AGP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目前PCI-E显卡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迅猛发展,是中高端装机用户的首选。 PCI-E与PCI显卡的区别: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总线工作在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总线,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PCI 总线只有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PCI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PC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 三、什么是显示芯片? 显示芯片 ,即图形处理芯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GPU,显示芯片通常是显示卡上最大的芯片。 是显示卡的“心脏”,也就相当于CPU在电脑中的作用,显示芯片是显卡的核心芯片,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显卡性能的好坏,一块显卡采用何种显示芯片便大致决定了该显卡的档次和基本性能,它同时也是2D显示卡和3D显示卡区分的依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系统输入的视频信息并将其进行构建、渲染等工作。显示主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显示卡性能的高低。显示芯片在显卡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电脑中CPU的地位,是整个显卡的核心。因为显示芯片的复杂性,目前设计、制造显示芯片的厂家只有NVIDIA、ATI、SIS、3DLabs等公司。现在市场上的显卡大多采用nVIDIA和ATI两家公司的图形处理芯片。诸如:NVIDIA FX5200、FX5700、RADEON 9800等等就是显卡图形处理芯片的名称。不过,虽然显示芯片决定了显卡的档次和基本性能,但只有配备合适的显存才能使显卡性能完全发挥出来。无论显示芯片的性能如何出众,最终其性能都要通过配套的显存来发挥。 四、什么是显存? 显存 全称显示内存,与主板上的内存功能一样,显存也是用于存放数据的,只不过它存放的是显示芯片处理后的数据。当显示芯片处理完数据后会将数据输送到显存中,然后RAMDAC从显存中读取数据,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最后输出到显示屏。所以显存的速度以及带宽直接影响着一块显卡的速度,即使你的显卡图形芯片很强劲,但是如果板载显存达不到要求,无法将处理过的数据即时传送。显存越大,显示卡支持的最大分辨率越大,3D应用时的贴图精度就越高,带3D加速功能的显示卡则要求用更多的显存来存放Z-Buffer数据或材质数据等。显示内存的处理速度通常用钠秒数来表示,这个数字越小则说明显存的速度越快。 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显存是用来存储要处理的图形信息的部件。我们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是由一个个的像素点构成的,而每个像素点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数据来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这些数据必须通过显存来保存,再交由显示芯片和CPU调配,最后把运算结果转化为图形输出到显示器上。 当显卡属于中端以下的水平时,频率更重要;当你的显卡属于中高端以上时,玩硬件杀手级游戏的时候,需要处理大量的纹理贴图和进行渲染,这时就需要比较大的显存容量。比如:对5200来说,128M容量并不比64M容量好,256M的容量就是浪费;对6800GT以上级别的显卡来说,起码要具备256M容量的显存容量才行,如果有512M,那更好!这样,当你在高分辨率下,打开高级全屏反锯齿和各向异过滤性时,玩游戏那才叫爽。 五、什么是核心位宽? 核心位宽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总线的带宽,带宽越大,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也越快,是决定显示芯片级别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市场上主流显示芯片,包括NVIDIA公司的GeForce系列显卡,ATI公司的Radeon系列等,都采用256位的位宽。目前已推出最大显示芯片位宽是由Matrox公司推出的512位Parhelia-512显卡。 六、什么是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主要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大众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位显存。 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比如说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128∕8=8GB/s,而256位=500MHz*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 七、什么是显存速度? 显存的速度(单位:纳秒)与工作频率(单位:MHz)之间可以用以下公式换算:工作频率= 1000÷速度。比如说4纳秒的显存,其最高工作频率就是1000÷4 = 250(MHz),如果是DDR SDRAM或DDR SGRAM,考虑到DDR的影响,一般会写成500MHz。 5 回复:怎么分辨显卡的好怀啊 衡量显存速度的重要指标就是显存的时钟周期,是显存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显存速度越快,单位时间交换的数据量也就越大,在同等情况下显卡性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显存的时钟周期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工作频率以MHz为单位。常见显存时钟周期有7.5ns、7ns、6ns、5ns、4ns、3.8ns、3.6ns、3.3ns、2.8ns,甚至更低。 八、什么是显卡的核心频率? 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其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显示核心的性能,在同样级别的芯片中,核心频率高的则性能要强一些,提高核心频率就是显卡超频的方法之一。但显卡的性能是由核心频率、显存、像素管线、像素填充率等等多方面的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在显示核心不同的情况下,核心频率高并不代表此显卡性能强劲。比如9600PRO的核心频率达到了400MHz,要比9800PRO的380MHz高,但在性能上9800PRO绝对要强于9600PRO。显示芯片主流的只有ATI和NVIDIA两家,两家都提供显示核心给第三方的厂商,在同样的显示核心下,部分厂商会适当提高其产品的显示核心频率,使其工作在高于显示核心固定的频率上以达到更高的性能。 九、什么是显存频率? 显存频率是指默认情况下,该显存在显卡上工作时的频率,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显存频率一定程度上反应着该显存的速度。显存频率随着显存的类型、性能的不同而不同,SDRAM显存一般都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上,一般就是133MHz和166MHz,此种频率早已无法满足现在显卡的需求。DDR SDRAM显存则能提供较高的显存频率,因此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显存类型,目前无论中、低端显卡,还是高端显卡大部分都采用DDR SDRAM,其所能提供的显存频率也差异很大,主要有400MHz、500MHz、600MHz、650MHz等,高端产品中还有800MHz或900MHz,乃至更高。 但要明白的是显卡制造时,厂商设定了显存实际工作频率,而实际工作频率不一定等于显存最大频率。此类情况现在较为常见,如显存最大能工作在650 MHz,而制造时显卡工作频率被设定为550 MHz,此时显存就存在一定的超频空间。这也就是目前厂商惯用的方法,显卡以超频为卖点。 十、什么是显存容量? 显存容量是显卡上显存的容量数,这是选择显卡的关键参数之一。显存容量决定着显存临时存储数据的多少。显卡显存容量有16MB、32 MB、64 MB、128 MB等几种,16 MB和32 MB显存的显卡现在已较为少见,主流的是64 MB和128 MB的产品,部分高端产品采用256 MB的显存容量。 当前对显存容量有个误区:64M已经显小,128M将就、256M正合适、512M才酷!好像显存的容量越多越好。其实容量大谁不喜欢呢,关键是价格差距也相当大啊!显存容量的大小,对于要求较低的游戏来说根本没有多大影响,而对于大型的3D游戏~显存容量多的显存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这是因为大型的3D游戏(包括像3D MAX这样的软件),需要存放更多更大的纹理材质,所以只有更大容量的显存方能带来更多的优势。当前256M成为一个卖点,而在1024×768这个15英寸LCD的最佳分辨率和17英寸的CRT显示器普遍采用的分辨率前提下,采用256M与128M的性能差距实际上并不大。256M大容量的显存对我们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关键在于在什么地方使用:大容量的显存只有在高分辨率,大型纹理贴图等时候才能表现出它的价值,这也是专业显卡区别于普通显卡的一个重要标志。显卡好坏主要看核心,然后核心频率,然后是显存颗粒类型,然后是总线位宽,最好是显存大小,对整个环节而言做工也很重要,做工好的卡性能也较好,做工次的型号高端的卡一样次
7,CPU的运算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CPU运算速度计算公式:主频=外频*倍频。1、时钟频率(又译:时钟频率速度,英语:clock rate),是指同步电路中时钟的基础频率,量度单位采用SI单位赫兹(Hz)。它是评定CPU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主频数字值越大越好。2、外频,是CPU外部的工作频率,是由主板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CPU的主频和外频间存在这样的关系:主频=外频*倍频。3、CPU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4、FSB频率,是连接CPU和主板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的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上的数据传输频率。5、例如:Intel Core i5-8500,外频为99mhz,倍频为40,那么主频=外频*倍(99*40=3990MHz)。扩展资料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在Intel 平台上,内存控制器是置于北桥内的,内存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跟CPU联系的,因此,我们在上面计算Intel平台的内存频率时,是以外频为参照的。而AMD CPU(K8及以后)的平台上,内存控制器是置于CPU内部的,因此,计算AMD平台的内存频率时,是以CPU的主频为参照的。而且,在AMD平台,异步的计算方法跟同步的计算方法没有什么差别。参考资料:搜狗百科-CPU频率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主频率CPU的运算速度是一种表现,这是无法通过计算算出来,因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或者数字或者数据什么的可供计算,不过当其他规格确定之后,主频就等于运算速度。CPU的频率构成有三部分,分别是主频,倍频,外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主频=外频×倍频 。外频是 CPU 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 MHz(兆赫兹)。CPU 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 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主频就是CPU运行的实际频率,由外频乘以主频得来。比如奔腾E5300这款CPU,外频是200MHz,倍频是13倍,主频是2.6GHz(2600MHz)。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关注的,只有主频,毕竟一个主频,同时代表了倍频和外频了。想要知道CPU的运算速度,也就是性能,最好,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计算软件,比如super pi,国际象棋什么的,实际的进行计算一下,得出的结果就能代表CPU的运算速度。外频CPU的外频,通常为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系统时钟频率),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指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 在486之前,CPU的主频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CPU的主频一般都等于外频。而在486出现以后,由于CPU工作频率不断提高,而PC机的一些其他设备(如插卡、硬盘等)却受到工艺的限制,不能承受更高的频率,因此限制了CPU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出现了倍频技术,该技术能够使CPU内部工作频率变为外部频率的倍数,从而通过提升倍频而达到提升主频的目的。倍频技术就是使外部设备可以工作在一个较低外频上,而CPU主频是外频的倍数。 在Pentium时代,CPU的外频一般是60/66MHz,从Pentium Ⅱ 350开始,CPU外频提高到100MHz,目前CPU外频已经达到了200MHz。由于正常情况下CPU总线频率和内存总线频率相同,所以当CPU外频提高后,与内存之间的交换速度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对提高电脑整体运行速度影响较大。 倍频基频以外的其他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红外吸收频率统称为倍频。v=0至v=2的跃迁称为第一个倍频2n,相应地3n, 4n……等均称为倍频。使获得频率为原频率整数倍的方法。利用非线性器件从原频率产生多次谐波,通过带通滤波器选出所需倍数的那次谐波。在数字电路中则利用逻辑门来实现倍频。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CPU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一个CPU默认的倍频只有一个,主板必须能支持这个倍频。因此在选购主板和CPU时必须注意这点,如果两者不匹配,系统就无法工作。此外,现在CPU的倍频很多已经被锁定,无法修改。 主频在电子技术中,脉冲信号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频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包括脉冲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名称;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是Hz(赫)。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频率在数学表达式中用“f”表示,其相应的单位有:Hz(赫)、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其中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计算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单位及相应的换算关系是:s(秒)、ms(毫秒)、μs(微秒)、ns(纳秒),其中:1s=1000ms,1 ms=1000μs,1μs=1000ns。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以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因为100MHz的时钟周期比5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频的CPU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10ns比工作在50MHz主频时的20ns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CPU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只有在提高主频的同时,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提高CPU工作主频主要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由于CPU是在半导体硅片上制造的,在硅片上的元件之间需要导线进行联接,由于在高频状态下要求导线越细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减小导线分布电容等杂散干扰以保证CPU运算正确。因此制造工艺的限制,是CPU主频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通俗一点 外频*倍频=主频为了确切地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般采用“等效指令速度描述法”。根据不同类型指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繁程度,乘上不同的系数,求得统计平均值,这时所指的运算速度是平均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评价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单位应该是每秒执行多少条指令。而计算机内各类指令的执行时间是不同的,各类指令的使用频度也各不相同。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对运算速度的衡量有不同的方法。扩展资料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这是衡量CPU速度的一个指标。像是一个Intel80386 电脑可以每秒处理3百万到5百万机器语言指令,即我们可以说80386是3到5MIPS的CPU。MIPS只是衡量CPU性能的指标。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 秒”来描述。微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评价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单位应该是每秒执行多少条指令。而计算机内各类指令的执行时间是不同的,各类指令的使用频度也各不相同。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对运算速度的衡量有不同的方法。为了确切地描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一般采用“等效指令速度描述法”。根据不同类型指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繁程度,乘上不同的系数,求得统计平均值,这时所指的运算速度是平均运算速度。CPU的频率构成有三部分,分别是主频、倍频、外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 。外频是 CPU 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单位是 MHz(兆赫兹)。CPU 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 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主频就是CPU运行的实际频率,由外频乘以主频得来。扩展资料:CPU的运算速度可以用MFLOPS来衡量,它表示平均每秒可执行百万次浮点运算指令。每秒百万次运算是针对CPU对信息数字处理的一个标准。在2001年中期,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可以平均每秒执行5万亿次浮点运算,也就是5teraflop(teraflop―每秒1万亿次浮点运算)。世界上最快的第500台计算机平均每秒执行55gigaflop(gigaflop―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通常,象这种顶级的计算能力是非常昂贵而且难以采用的。然而,在1994年,ThomasSterling和DonBecker建立了一种方法:使用普通的、能被负担得起的硬件加上Linux,以此来集中这些相对小的机器的计算能力。其结果被称为Beowulf群集,它能以较低的成本来仿真最快计算机系列中的低端机器的计算能力。RIKEN是日本物理与化学研究院的英文缩写,RIKEN的芯片设计师指出,他们设计的MDGrape3处理器将成为可达到petaflop级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的基础,petaflop是指每秒运算速度达到百万次的四次方,其速度远远快于今天每秒运算36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这种芯片的样本是为生命科学研究而设计的,它的运算速度可达到230Gigaflops,等于每秒运算2300亿次。虽然这种芯片的时钟速度是350MHz,但是它要比标准通用目的芯片的功能更强。RIKEN高性能计算小组研究人员MakotoTanji说,在最差工作环境下,新芯片可以在250Mhz速率下达到每秒运算160Gigaflops。参考资料:搜狗百科-mops(CPU的运算速度)
文章TAG:
250ns是多少hz多少 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