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兴芯片之忧”在贸易战和中兴事件发生后,芯源微电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呼吁企业支持国产芯片。“目前国内有很多好的芯片,但采购不支持,中兴事件后,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如果芯片在中国推出,每个人都应该敢于使用它们,如果没有人支持国产芯片,芯片就不会发展,中兴事件再次为我们的汽车芯片敲响了警钟,汽车“芯病”将成为汽车强国梦的心病。
业内人士认为,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面对国际市场的规则和协议,中兴通讯当然需要反思,它需要自省中国的相关产业,如芯片、元器件、操作系统和软件等无法摆脱外部依赖。非核心技术对于中兴来说,从芯片到各种元器件和零配件基本都是进口的,并没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兴事件给中国各大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华为自然明白自己将首当其冲,所以这两年。
业内人士指出,中兴通讯的“禁售令”不仅透露出美国对中国迈向高端制造业的焦虑,也警告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和在高科技领域的差距。中国制造。笔者认为中兴通讯无法触底并摆脱困境。主要原因如下。新时代,我们不能再因为汽车芯片的困难而步步后退,必须以铁的决心改变汽车缺芯的缺点。
芯片被誉为信息时代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美国罚款赚钱,同时打击中国制造,中国制造,华为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研发,二是储备和国产替代;随着“造核”阵营的进一步扩大,这种可能性将被搁置,美国和欧洲的主要工业国家将在食物链的上游得到保留,树立其威望并维护美国的第一世界秩序的形象,向中国出售美国芯片也是一种赚钱的方式,这不仅需要赚钱,还需要控制。
文章TAG:芯片 中兴 事件 国内 启示